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本文技术路线及框架 | 第15-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汽车座椅装配标准工时系统 | 第18-29页 |
2.1 汽车座椅装配标准工时 | 第18页 |
2.2 MODAPTS标准工时系统 | 第18-25页 |
2.2.1 常见座椅装配动作及归类 | 第19-20页 |
2.2.2 座椅装配基础条件标准化设置 | 第20页 |
2.2.3 座椅装配标准动作分析 | 第20-24页 |
2.2.4 座椅装配标准动作数据库及标准工时计算 | 第24-25页 |
2.3 座椅装配混合工时计算 | 第25-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流水线平衡 | 第29-43页 |
3.1 混合流水线平衡问题描述 | 第29页 |
3.2 混合流水线平衡的要素 | 第29-32页 |
3.3 混合流水线平衡的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3.4 混合流水线平衡的遗传算法设计 | 第34-42页 |
3.4.1 作业元素分配规则 | 第34-35页 |
3.4.2 工位分配流程 | 第35-37页 |
3.4.3 遗传算法程序设计 | 第37-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汽车座椅混合流水线仿真系统设计 | 第43-54页 |
4.1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步骤 | 第43-44页 |
4.2 仿真软件选择 | 第44-45页 |
4.3 汽车座椅混合流水线仿真 | 第45-53页 |
4.3.1 混合流水线仿真的基本思路 | 第45页 |
4.3.2 汽车座椅混合流水线的系统要素 | 第45-47页 |
4.3.3 仿真元素与系统要素的映射关系 | 第47-50页 |
4.3.4 汽车座椅混合流水线平衡的建模过程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汽车座椅混合流水线平衡及仿真技术的应用案例 | 第54-67页 |
5.1 案例基础信息 | 第54页 |
5.2 MODAPTS工时测算 | 第54-59页 |
5.3 混合作业先序分析 | 第59-62页 |
5.4 遗传算法求解 | 第62-64页 |
5.5 仿真实验及结论 | 第64-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8页 |
6.1 总结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