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1.1 问题的突出 | 第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内部审计作用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舞弊理论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关于内部审计理论与舞弊理论的研究 | 第15-23页 |
2.1 内部审计理论 | 第15-19页 |
2.1.1 内部审计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内部审计的职能 | 第15-19页 |
2.2 舞弊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2.2.1 舞弊的定义 | 第19页 |
2.2.2 关于舞弊动因的理论 | 第19-21页 |
2.2.3 舞弊的识别理论及舞弊的防治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内部审计与防控舞弊的研究框架 | 第23-31页 |
3.1 内部审在公司治理中的防控舞弊 | 第23-26页 |
3.1.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第23-25页 |
3.1.2 在公司治理中如何发挥内部审计防控舞弊的职能 | 第25-26页 |
3.2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防控舞弊 | 第26-28页 |
3.2.1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第26-27页 |
3.2.2 在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对舞弊的防治 | 第27-28页 |
3.3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对舞弊的防控 | 第28-31页 |
3.3.1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第28-29页 |
3.3.2 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发挥对舞弊防治的职能 | 第29-31页 |
第4章 Q公司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 第31-40页 |
4.1 内部控制中防治舞弊 | 第31-35页 |
4.1.1 Q公司的背景资料叙述 | 第31页 |
4.1.2 测试内控,对舞弊进行识别和调查 | 第31-34页 |
4.1.3 审计意见和建议——完善内部控制 | 第34-35页 |
4.2 风险管理中防治舞弊 | 第35-37页 |
4.2.1 背景 | 第35页 |
4.2.2 对舞弊识别的充分性和恰当性进行评估 | 第35-37页 |
4.3 针对舞弊风险治理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估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 | 第37-38页 |
4.4 内部审计案例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影响内部审计职能在舞弊控制中发挥的主要因素以及建议 | 第40-43页 |
5.1 影响内部审计职能在舞弊控制中发挥的主要因素 | 第40-41页 |
5.2 针对内部审计对舞弊防治中存在缺陷的优化建议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