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水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水路运输经济论文--地方水路运输经济论文

宁波—舟山港发展江海联运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江海联运的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国内外江海联运的历史发展第14-15页
        1.2.2 江海联运的内涵第15-16页
        1.2.3 国内外港口发展江海联运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研究第16-20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理论、方法和内容第20-22页
        1.3.1 研究理论第20-21页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江海联运运输方式的优势分析第23-29页
    2.1 长江沿线地区铁矿石消费与进口情况第23页
    2.2 长江沿线地区进口铁矿石的运输现状第23-24页
    2.3 长江干流铁矿石组织方式的现状第24-25页
    2.4 江海联运运输优势分析第25-27页
        2.4.1 江海中转运输方式分析第26页
        2.4.2 江海联运运输方式分析第26-27页
        2.4.3 江海直驳运输方式分析第27页
    2.5 小节第27-29页
第三章 宁波-舟山港发展江海联运的优势分析第29-33页
    3.1 宁波-舟山港是全国最大的江海联运基地第29-30页
    3.2 宁波-舟山港在浙江省港口总吞吐量中的比例较大第30-31页
    3.3 宁波-舟山港相对其他港口具有运输优势第31-33页
第四章 江海联运吞吐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定量评价与分析第33-45页
    4.1 概述第33页
    4.2 江海联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指标的选取第33-35页
    4.3 基于回归分析对江海联运与区域经济总产值间相关性分析第35-38页
        4.3.1 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的理论第35-36页
        4.3.2 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的实证分析第36-38页
    4.4 江海联运运输业与区域经济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8-45页
        4.4.1 投入产出模型概述第38-41页
        4.4.2 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运输量与国民经济产业间的关联度分析第41-45页
第五章 宁波-舟山港发展江海联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评价第45-55页
    5.1 概述第45页
    5.2 传统C-D生产函数的原理第45-47页
    5.3 新型C-D生产函数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第47-49页
        5.3.1 新型C-D生产函数的基本思想第47-48页
        5.3.2 改进后新型的C-D生产函数模型的构建第48-49页
    5.4 经济与生产要素指标的确定第49-51页
        5.4.1 经济产出指标的确定第49页
        5.4.2 生产要素投入指标的确定第49-51页
    5.5 实证分析第51-55页
        5.5.1 数据获取与整理第51-52页
        5.5.2 生产函数模型系数的确定第52-53页
        5.5.3 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计算与分析第53-55页
第六章 风险对策与建议第55-58页
    6.1 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对浙江沿海港口和内陆港辐射带动能力第55-56页
    6.2 深化对外开放政策改革第56页
    6.3 提升港口航运金融功能的水平第56-57页
    6.4 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2-63页
附录第63-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草纲目》木部名研究
下一篇:《中国文化学》第五章及第八章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