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浙东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引导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4-15页
        1.1.1 经济背景第14页
        1.1.2 政策背景第14页
        1.1.3 现实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页
        1.2.2 实践意义第15页
    1.3 研究的现状第15-18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国外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8页
    1.5 研究的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概念和理论第20-23页
    2.1 乡风文明概念第20-21页
        2.1.1 乡风第20页
        2.1.2 文明第20页
        2.1.3 乡风文明第20-21页
    2.2 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马克思的文明观第21-22页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浙东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困境第23-35页
    3.1 农村赌博现象猖獗第24-25页
    3.2 农村人情消费泛滥第25-26页
    3.3 农村文化活动贫乏第26-28页
        3.3.1 娱乐活动方式单一第27页
        3.3.2 组织欠缺规模化第27-28页
        3.3.3 地方曲艺文化逐渐衰落第28页
        3.3.4 缺乏文化活动带头的能人第28页
    3.4 农村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匮乏第28-30页
        3.4.1 基础文化设施简陋第29页
        3.4.2 文化机构服务不完善第29页
        3.4.3 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第29-30页
        3.4.4 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第30页
        3.4.5 公共文化队伍人才短缺且专业素养差第30页
    3.5 农村民俗文化沦落第30-32页
        3.5.1 现代生活淡化民俗文化第31页
        3.5.2 保护民俗文化意识淡薄第31-32页
        3.5.3 民俗文化传承断裂第32页
        3.5.4 开发模式庸俗化第32页
    3.6 农村道德失范第32-35页
        3.6.1 传统美德弱化第33页
        3.6.2 人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第33-34页
        3.6.3 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原则之上第34页
        3.6.4 拜金主义败坏农村社会风气第34-35页
第四章 浙东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5-43页
    4.1 农村赌博猖獗的原因分析第35-36页
        4.1.1 经济方面的原因第35页
        4.1.2 政治方面的原因第35页
        4.1.3 文化方面的原因第35-36页
        4.1.4 心理方面的原因第36页
    4.2 农村人情消费泛滥的原因分析第36-38页
        4.2.1 传统习俗观念第36-37页
        4.2.2 攀比心理第37页
        4.2.3 从众心理第37-38页
    4.3 农村文化活动贫乏的原因分析第38-39页
        4.3.1 经济收入第38页
        4.3.2 缺少乡镇的组织安排第38-39页
        4.3.3 专业技能人才缺乏第39页
        4.3.4 组织欠缺规模化第39页
    4.4 农村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匮乏第39-40页
        4.4.1 二元结构布局第39页
        4.4.2 农村文化人才缺乏第39-40页
        4.4.3 重经济轻文化第40页
    4.5 民俗文化沦落的原因分析第40-41页
        4.5.1 基层组织管理缺位第40页
        4.5.2 民俗文化失去文化土壤第40-41页
        4.5.3 物质生活淡化民俗情感第41页
    4.6 农村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第41-43页
        4.6.1 市场的功利主义观念第41页
        4.6.2 道德教育落后第41-42页
        4.6.3 组织管理不够完善第42页
        4.6.4 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第42-43页
第五章 浙东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引导策略第43-52页
    5.1 农村赌博猖獗的引导策略第43-45页
        5.1.1 发展农村经济第43页
        5.1.2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第43-44页
        5.1.3 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44页
        5.1.4 运用法律手段打击赌博犯罪第44页
        5.1.5 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44-45页
    5.2 农村人情消费泛滥的引导策略第45-46页
        5.2.1 引导良好社会风尚第45页
        5.2.2 树立文明消费观第45页
        5.2.3 自治管理第45-46页
    5.3 农村文化活动贫乏的引导策略第46-47页
        5.3.1 增加资金投入第46页
        5.3.2 定期举办农村文化活动节日比赛第46页
        5.3.3 建立农村文化队伍第46-47页
        5.3.4 建设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第47页
    5.4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匮乏的引导策略第47-48页
        5.4.1 拓宽政府财政投入融资渠道第47页
        5.4.2 提高设施利用率第47-48页
        5.4.3 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第48页
        5.4.4 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第48页
    5.5 农村民俗文化沦落的引导策略第48-50页
        5.5.1 保护、开发民俗文化第48-49页
        5.5.2 提供财力支持第49页
        5.5.3 构建科学保护机制第49页
        5.5.4 科学规划第49页
        5.5.5 保护传承第49-50页
    5.6 农民思想道德失范的引导策略第50-52页
        5.6.1 分层施教第50页
        5.6.2 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第50页
        5.6.3 引导农民树立新型道德观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信息化居家养老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探究--以舟山为例
下一篇:政治·女性—铁凝小说创作的双重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