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高速磨削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高速磨削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2 国内高速磨削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高速磨削工艺试验 | 第14-19页 |
2.1 试验材料及其性能 | 第14-15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15-17页 |
2.2.1 超高速平面磨床 | 第15页 |
2.2.2 砂轮的选用及其修整 | 第15-16页 |
2.2.3 磨削液的选择 | 第16-17页 |
2.3 高速磨削工艺试验方案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磨削参数对磨削力及比磨削能的影响规律 | 第19-31页 |
3.1 磨削力信号的采集及处理 | 第19-23页 |
3.1.1 磨削力的在线测量 | 第19-21页 |
3.1.2 磨削力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 第21-22页 |
3.1.3 磨削力的计算 | 第22-23页 |
3.2 磨削力 | 第23-28页 |
3.2.1 砂轮线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2 磨削深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第24页 |
3.2.3 工作台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4 磨削力经验公式 | 第25-28页 |
3.3 比磨削能 | 第28-30页 |
3.3.1 砂轮线速度对比磨削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2 磨削深度对比磨削能的影响 | 第29页 |
3.3.3 工作台速度对比磨削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基于Advant Edge磨削力仿真研究 | 第31-42页 |
4.1 磨削力仿真条件 | 第31-37页 |
4.1.1 AdvantEdge软件介绍 | 第31-33页 |
4.1.2 仿真模型的构建 | 第33-35页 |
4.1.3 工件材料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4.1.4 定义工艺参数 | 第35-37页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4.2.1 单颗粒磨削与砂轮磨削过程的映射关系 | 第37-39页 |
4.2.2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39-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18CrNi Mo7-6 高速磨削表面完整性研究 | 第42-58页 |
5.1 表面完整性的内涵 | 第42-44页 |
5.2 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 | 第44-53页 |
5.2.1 磨削工艺的三维粗糙度评定 | 第44-50页 |
5.2.2 砂轮线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3 磨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4 工作台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 磨削参数对表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研究 | 第53-57页 |
5.3.1 硬度检测 | 第53-55页 |
5.3.2 砂轮线速度对硬度的影响 | 第55页 |
5.3.3 磨削深度对硬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4 工作台速度对硬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个人情况介绍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