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临床药理学论文--药物代谢动力学论文

两种晶型尼莫地平经比格犬口服和直肠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尼莫地平概述第10-11页
        1.1.1 尼莫地平理化性质第10页
        1.1.2 尼莫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第10-11页
        1.1.3 尼莫地平药物代谢动力学第11页
        1.1.4 尼莫地平的晶型研究第11页
    1.2 多晶型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给药途径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第12-13页
    1.4 尼莫地平给药途径与剂型研究进展第13-17页
        1.4.1 口服第13-15页
        1.4.2 注射第15-17页
        1.4.3 其他给药途径第17页
    1.5 影响药物直肠吸收的因素第17-18页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L晶型尼莫地平及其微米粉的制备与表征第20-27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0-21页
        2.1.1 实验仪器第20页
        2.1.2 实验试剂第20-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2.1 L晶型尼莫地平的制备第21页
        2.2.2 L晶型尼莫地平微粉的制备第21页
        2.2.3 两种晶型尼莫地平熔点的测定第21页
        2.2.4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晶型第21页
        2.2.5 X-射线衍射法鉴别晶型第21-22页
        2.2.6 扫描电镜分析粒径第22页
        2.2.7 L晶型尼莫地平微粉粒径的测定第22页
        2.2.8 两种晶型尼莫地平样品的体外溶出速率考察第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26页
        2.3.1 两种晶型尼莫地平熔点第22-23页
        2.3.2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晶型第23页
        2.3.3 X-射线衍射法鉴别晶型第23-24页
        2.3.4 扫描电镜分析粒径第24页
        2.3.5 L晶型尼莫地平微粉粒径第24页
        2.3.6 两种晶型尼莫地平样品的体外溶出速率考察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两种晶型尼莫地平经比格犬口服后的药动学研究第27-34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7-28页
        3.1.1 实验仪器第27页
        3.1.2 实验试剂第27-28页
    3.2 实验方法第28-30页
        3.2.1 动物实验第28页
        3.2.2 血浆样品处理第28页
        3.2.3 分析方法的建立及确证第28-29页
        3.2.4 数据处理第29-30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3.3.1 分析方法的确证第30-32页
        3.3.2 药物代谢动力学曲线及参数分析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两种晶型尼莫地平经比格犬直肠给药后的药动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34-48页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4-35页
        4.1.1 实验仪器第34-35页
        4.1.2 实验试剂第35页
    4.2 实验方法第35-36页
        4.2.1 动物实验第35-36页
        4.2.2 血浆样品处理及检测第36页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6-46页
        4.3.1 直肠给药后的药动学曲线及参数第36-38页
        4.3.2 口服与直肠给药途径对两种晶型尼莫地平药动学的影响第38-40页
        4.3.3 体液体积增加对两种晶型尼莫地平药动学的影响第40-43页
        4.3.4 体液pH值对两种晶型尼莫地平药动学的影响第43-44页
        4.3.5 药物粒径对尼莫地平直肠给药时的药动学的影响第44-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5.1 实验结论第48页
    5.2 实验展望第48-49页
附表第49-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蛤弧菌抗性相关标记/基因的确定及遗传互作效应分析
下一篇:双组份系统AfsQ1/Q2对天蓝链霉菌中coelimycin P2合成的调控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