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T的航空发动机尾气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航空发动机状态监测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 航空发动机尾气气路监测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3 ECT发展概况及特点 | 第13-15页 |
1.3.1 ECT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3.2 ECT技术的特点 | 第14-15页 |
1.4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及创新点 | 第15页 |
1.5 本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ECT技术的传感器模型以及数学描述 | 第17-28页 |
2.1 ECT传感器模型 | 第17-21页 |
2.1.1 ECT系统传感器设计 | 第17-20页 |
2.1.2 ECT电容值的归一化处理 | 第20-21页 |
2.2 ECT技术测量原理 | 第21-22页 |
2.2.1 ECT电极激励测量模式 | 第21-22页 |
2.2.2 ECT系统构成 | 第22页 |
2.3 ECT敏感场的数学描述 | 第22-23页 |
2.3.1 ECT敏感场 | 第22-23页 |
2.3.2 ECT敏感场边界条件 | 第23页 |
2.4 ECT正问题分析 | 第23-27页 |
2.4.1 经典有限元方法 | 第24页 |
2.4.2 二维有限元剖分、插值计算 | 第24-27页 |
2.5 ECT逆问题分析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ECT系统的数字化硬件设计 | 第28-47页 |
3.1 ECT硬件系统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28-29页 |
3.2 系统整体结构 | 第29页 |
3.3 电源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3.4 激励信号模块 | 第30-33页 |
3.4.1 单激励模式 | 第31页 |
3.4.2 DDS基本原理及结构 | 第31-33页 |
3.4.3 DDS的主要特点 | 第33页 |
3.5 电容信号测量模块 | 第33-37页 |
3.5.1 电容测量模块 | 第33-34页 |
3.5.2 激励测量控制开关设计方案 | 第34-37页 |
3.6 数据转换电路 | 第37-42页 |
3.6.1 PGA电路 | 第37-38页 |
3.6.2 奈奎斯特率采样 | 第38-39页 |
3.6.3 抗混叠滤波 | 第39-40页 |
3.6.4 A/D转换电路 | 第40-42页 |
3.7 数据通信电路 | 第42-44页 |
3.7.1 USB接口 | 第42页 |
3.7.2 USB通信电路设计 | 第42-44页 |
3.8 PCB设计 | 第44-46页 |
3.8.1 PCB电源完整性 | 第45页 |
3.8.2 PCB信号完整性 | 第45-46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ECT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7-55页 |
4.1 FPGA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 第47-53页 |
4.1.1 DCM模块 | 第48-49页 |
4.1.2 DDS模块 | 第49页 |
4.1.3 相敏解调模块 | 第49-52页 |
4.1.4 时序逻辑控制模块 | 第52-53页 |
4.2 CY7C68013A的固件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图像重建算法及ECT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 第55-59页 |
5.1 图像重建算法 | 第55-56页 |
5.1.1 线性反投影法 | 第55页 |
5.1.2 Landweber迭代算法 | 第55-56页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第56-58页 |
5.2.1 试验U型曲线 | 第57-58页 |
5.2.2 试验静态成像 | 第58页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