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61页 |
1.1 含胆甾醇聚合物 | 第14-28页 |
1.1.1 胆甾醇简介 | 第14-15页 |
1.1.2 含胆甾醇液晶聚合物 | 第15-17页 |
1.1.3 含胆甾醇聚合物溶液自组装 | 第17-22页 |
1.1.4 含胆甾醇聚合物的应用 | 第22-28页 |
1.2 含糖聚合物 | 第28-38页 |
1.2.1 含糖聚合物的结构与多价效应 | 第28-32页 |
1.2.2 含糖聚合物合成方法 | 第32-36页 |
1.2.3 含糖聚合物的应用 | 第36-38页 |
1.3 环状聚合物 | 第38-58页 |
1.3.1 环状聚合物简介 | 第38页 |
1.3.2 环状聚合物合成策略与方法 | 第38-45页 |
1.3.3 环状聚合物的构效关系 | 第45-58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58-61页 |
第二章 侧链含胆甾醇基的环状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液晶性质研究 | 第61-82页 |
2.1 引言 | 第61-6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62-69页 |
2.2.1 试剂原料 | 第62-63页 |
2.2.2 分析测试仪器 | 第63-64页 |
2.2.3 合成 | 第64-6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9-81页 |
2.3.1 侧链含胆甾醇基的环状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69-76页 |
2.3.2 侧链含胆甾醇基的环状液晶聚合物的相转变和相结构分析 | 第76-8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三章 侧链含胆甾醇基的两亲性环刷状液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溶液自组装 | 第82-106页 |
3.1 引言 | 第82-8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3-87页 |
3.2.1 试剂原料 | 第83-84页 |
3.2.2 分析测试仪器 | 第84-85页 |
3.2.3 合成 | 第85-87页 |
3.2.4 组装体的制备 | 第8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4页 |
3.3.1 两亲性线性刷状液晶嵌段共聚物linear PChEMA-b-POEGMA的合成与表征 | 第87-89页 |
3.3.2 亲疏水嵌段比例对组装体形貌的影响 | 第89-92页 |
3.3.3 两亲性和近晶型有序协同调控组装过程 | 第92-95页 |
3.3.4 linear PChEMA-b-POEGMA在DMF中的溶液自组装行为 | 第95-97页 |
3.3.5 两亲性环刷状液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97-101页 |
3.3.6 两亲性环状液晶嵌段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 | 第101-10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四章 环状含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与凝集素结合作用研究 | 第106-123页 |
4.1 引言 | 第106-10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7-113页 |
4.2.1 试剂原料 | 第107-108页 |
4.2.2 分析测试仪器 | 第108-109页 |
4.2.3 合成 | 第109-11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2页 |
4.3.1 环状含糖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113-119页 |
4.3.2 环状含糖聚合物与凝集素的结合作用 | 第119-12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五章 环状含糖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与凝集素识别作用研究 | 第123-138页 |
5.1 引言 | 第123-12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24-130页 |
5.2.1 试剂原料 | 第124-125页 |
5.2.2 分析测试仪器 | 第125-126页 |
5.2.3 合成 | 第126-130页 |
5.2.4 环状含糖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及组装体对尼罗红的包载 | 第13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30-136页 |
5.3.1 环状含糖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130-134页 |
5.3.2 环状含糖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 第134-136页 |
5.3.3 环状含糖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与凝集素结合作用 | 第13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38-14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38-139页 |
6.2 创新点 | 第139-140页 |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