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3-15页 |
1. 可能的创新 | 第13-14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 乡村 | 第15页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15-16页 |
3. 美丽乡村 | 第16页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 乡村治理理论 | 第16-17页 |
2.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第17页 |
3. 新农村建设理论 | 第17-18页 |
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19页 |
二、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及取得的成果 | 第19-28页 |
(一) 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概况 | 第19-20页 |
(二) 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 第20-24页 |
1. 农村环境整治探索了长效机制 | 第20-21页 |
2. 农村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 第21-22页 |
3.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 第22-23页 |
4. 乡风文明得到显著提升 | 第23-24页 |
5. 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 第24页 |
(三) 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 第24-28页 |
1. 布尔陶亥苏木尔圪壕嘎查"内置金融"合作社 | 第24-25页 |
2. 龙口镇麻地梁村幸福互助院 | 第25-26页 |
3. 十二连城乡黑圪崂湾村乡村旅游 | 第26-27页 |
4. 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西口文化长廊 | 第27-28页 |
三、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一) 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1. 规划水平较低 | 第28页 |
2.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难 | 第28-29页 |
3. 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 第29页 |
4. 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 第29-30页 |
(二) 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1. 公共政策导向作用有所欠缺 | 第30页 |
2. 农民固有观念和利益动机的制约 | 第30页 |
3. 各方面资源投入不够 | 第30-31页 |
4. 缺乏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 | 第31-32页 |
四、进一步推进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2-37页 |
(一) 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1. 坚持规划引领与示范带动相结合 | 第32页 |
2. 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 | 第32-33页 |
3. 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33页 |
4. 坚持因地制宜和突显特色相结合 | 第33页 |
(二) 准格尔旗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3-37页 |
1. 加强政策指导强化资金保障 | 第33-34页 |
2. 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主动性 | 第34-35页 |
3. 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35-36页 |
4.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