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几个重要演示实验的改进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2.1 文献检索 | 第13页 |
1.2.2 国内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4.1 观察、访谈法 | 第15页 |
1.4.2 调查研究法 | 第15页 |
1.4.3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4.4 实验研究法 | 第15-16页 |
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设计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 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2.3 创新教育理论 | 第18-20页 |
3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27页 |
3.1 问卷的设计 | 第20页 |
3.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3.3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21-25页 |
3.4 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4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改进原则 | 第27-29页 |
4.1 科学性原则 | 第27页 |
4.2 可行性原则 | 第27-28页 |
4.3 装置简洁、易于操作和观察原则 | 第28页 |
4.4 安全与减少污染的原则 | 第28-29页 |
5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演示实验改进研究 | 第29-44页 |
5.1 必修教材演示实验统计 | 第29-31页 |
5.2 演示实验改进研究的目的 | 第31页 |
5.3 演示实验改进研究的内容 | 第31-44页 |
5.3.1 典型的演示实验改进案例研究 | 第31-35页 |
5.3.2 重点演示实验的改进研究 | 第35-44页 |
6 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44页 |
6.2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