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 湖泊沉积物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及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湖泊沉积物粒度代用指标 | 第13-15页 |
1.2.2 湖泊沉积物粒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15-17页 |
1.3 我国北方季风边缘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4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1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1.4.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3页 |
2.1 呼和淖尔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1页 |
2.2 辉腾梁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3.1.1 呼和淖尔HH岩芯的获取 | 第23页 |
3.1.2 辉腾梁HTL2剖面的获取 | 第23页 |
3.2 粒度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岩性及年代模式 | 第25-30页 |
4.1 呼和淖尔HH孔岩性及年代模式 | 第25-27页 |
4.1.1 HH孔岩性特征 | 第25-26页 |
4.1.2 HH孔年代模式 | 第26-27页 |
4.2 辉腾梁HTL2剖面岩性及年代模式 | 第27-30页 |
4.2.1 HTL2剖面岩性特征 | 第27-28页 |
4.2.2 HTL2剖面年代模式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呼和淖尔全新世粒度记录及环境变化 | 第30-36页 |
5.1 HH孔粒度指标记录及沉积环境变化 | 第30-32页 |
5.2 HH孔粒度组分记录及环境变化 | 第32-34页 |
5.3 呼和淖尔全新世气候和环境变化 | 第34-36页 |
第六章 辉腾梁HTL2剖面全新世粒度记录及环境变化 | 第36-41页 |
6.1 HTL2剖面粒度指标记录与沉积环境变化 | 第36-38页 |
6.2 HTL2剖面粒度组分记录与沉积环境变化 | 第38-39页 |
6.3 辉腾锡勒地区全新世气候和环境变化 | 第39-41页 |
第七章 讨论 | 第41-46页 |
7.1 HH孔与HTL2剖面粒度记录对比 | 第41-44页 |
7.2 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及其机制浅析 | 第44-46页 |
第八章 结论、问题及展望 | 第46-48页 |
8.1 结论 | 第46-47页 |
8.2 问题及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