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1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层”及原因分析 | 第11-14页 |
1.1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层” | 第11-12页 |
1.1.1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断层” | 第11页 |
1.1.2 初中与高中历史思维的“断层” | 第11页 |
1.1.3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断层” | 第11-12页 |
1.2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断层”的原因分析 | 第12-14页 |
1.2.1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的不同 | 第12页 |
1.2.2 初中与高中历史思维能力要求的不同 | 第12页 |
1.2.3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 | 第12-14页 |
2 研究课程标准是实现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础 | 第14-15页 |
2.1 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理念的联系与差异 | 第14页 |
2.2 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差异 | 第14-15页 |
3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 第15-20页 |
3.1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师的有效衔接 | 第15-16页 |
3.1.1 初中历史教师要了解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 第15页 |
3.1.2 高中历史教师要熟悉初中历史教学内容 | 第15-16页 |
3.1.3 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师的集体教研 | 第16页 |
3.2 初中生与高中生历史学习心理的有效衔接 | 第16-18页 |
3.2.1 初中生与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有效衔接 | 第16-17页 |
3.2.2 初中生与高中生历史思维的有效衔接 | 第17-18页 |
3.3 初中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 | 第18-20页 |
3.3.1 初中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衔接 | 第18页 |
3.3.2 初中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 | 第18-19页 |
3.3.3 初中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衔接 | 第19-20页 |
4 初中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案例设计 | 第20-32页 |
4.1 初中人教版《辛亥革命》的课堂教学设计 | 第20-23页 |
4.1.1 导入设计 | 第20页 |
4.1.2 教学过程设计 | 第20-22页 |
4.1.3 小结设计 | 第22页 |
4.1.4 课后习题设计 | 第22-23页 |
4.2 高中人民版《辛亥革命》的课堂教学设计 | 第23-32页 |
4.2.1 导入设计 | 第23页 |
4.2.2 教学过程设计 | 第23-30页 |
4.2.3 小结设计 | 第30页 |
4.2.4 课后习题设计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