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相关概念释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G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 | 第17-31页 |
2.1 G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基础数据 | 第17-20页 |
2.1.1 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增长较快 | 第17页 |
2.1.2 卫生技术人员相对指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第17-18页 |
2.1.3 高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多 | 第18-19页 |
2.1.4 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多 | 第19页 |
2.1.5 医疗资源和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均衡 | 第19-20页 |
2.2 G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基础数据 | 第20-22页 |
2.2.1 卫生人才总量不足 | 第20-21页 |
2.2.2 卫生人才结构明显不合理 | 第21页 |
2.2.3 卫生技术人才数量远远落后于全省、全国水平 | 第21页 |
2.2.4 卫生技术中高级人才紧缺 | 第21-22页 |
2.3 G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现存问题 | 第22-31页 |
2.3.1 在职人员总量不足,人才引进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22-23页 |
2.3.2 缺编现象严重,政策需进一步倾斜 | 第23-24页 |
2.3.3 专业技术资格偏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24-25页 |
2.3.4 学历偏低,文化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25-27页 |
2.3.5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总体不足,城乡分布不均 | 第27-28页 |
2.3.6 区域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 第28-29页 |
2.3.7 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名老医生缺乏 | 第29-31页 |
第3章 G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的成因 | 第31-41页 |
3.1 宏观层面的政策与体制制约 | 第31-34页 |
3.1.1 政策因素 | 第31-32页 |
3.1.2 体制因素 | 第32-34页 |
3.2 中观层面的社会因素影响 | 第34-38页 |
3.2.1 区域和交通因素 | 第35页 |
3.2.2 经济因素 | 第35-36页 |
3.2.3 教育因素 | 第36-38页 |
3.3 微观层面的个人观念及个体发展限制 | 第38-41页 |
3.3.1 就业观因素 | 第38-39页 |
3.3.2 个人发展因素 | 第39-41页 |
第4章 G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41-51页 |
4.1 创新健全体制机制 | 第41-44页 |
4.1.1 探索医院对口支援模式,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 第41-43页 |
4.1.2 深化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 第43-44页 |
4.2 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 第44-48页 |
4.2.1 加强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医学教育 | 第44-45页 |
4.2.2 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医务人员待遇,吸引卫技人才就业 | 第45-46页 |
4.2.3 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第46-47页 |
4.2.4 加强全科医生培养 | 第47-48页 |
4.3 改善基层发展环境 | 第48-51页 |
4.3.1 加强就业观念和职业规划的引导教育 | 第48-49页 |
4.3.2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激励机制 | 第49页 |
4.3.3 增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荣誉感 | 第49页 |
4.3.4 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职业道德 | 第49-51页 |
第5章 总结及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1-5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