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二氧化钛及其复合纳米材料抗菌性能、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3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细菌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第10-20页
        1.2.1 细菌性疾病的简介第10-11页
        1.2.2 大肠杠菌第11-12页
        1.2.3 结核杆菌第12-15页
        1.2.4 链球菌第15-17页
        1.2.5 梅毒第17页
        1.2.6 葡萄球菌第17-19页
        1.2.7 绿脓杆菌第19-20页
    1.3 抗生素耐药性的危机第20-23页
        1.3.1 抗生素史第20-21页
        1.3.2 抗生素的危机第21-22页
        1.3.3 新抗生素的困局第22-23页
    1.4 纳米抗菌材料研究进展第23-25页
        1.4.1 纳米抗菌材料的简介第23-24页
        1.4.2 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第24-25页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3页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生物聚合膜负载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用于抗菌、保鲜研究第33-54页
    2.1 引言第33-3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5-41页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5-36页
        2.2.2 GO@CS@TiO_2的合成和表征第36页
        2.2.3 抗菌平板实验第36-37页
        2.2.4 抗菌作用随时间而变化第37-38页
        2.2.5 抗菌作用随浓度而变化第38页
        2.2.6 电导率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实验第38页
        2.2.7 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细菌的完整性第38-39页
        2.2.8 细菌的形态特征检测第39页
        2.2.9 保鲜实验第39-40页
        2.2.10 生物相容性实验第40-41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41-50页
        2.3.1 GO@CS@TiO_2的形貌和表征第41-43页
        2.3.2 抗菌实验第43-45页
        2.3.3 电导率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实验第45-46页
        2.3.4 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细菌的完整性和细菌的形态特征检测第46-48页
        2.3.5 保鲜实验第48-49页
        2.3.6 生物相容性实验第49-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三章 TiO_2@V_2O_5纳米颗粒的光敏性能,光协同增强其抗菌能力及机理的研究第54-75页
    3.1 引言第54-55页
    3.2.材料与方法第55-62页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55-56页
        3.2.2 TiO_2@V_2O_5纳米材料的合成第56-57页
        3.2.3 抗菌实验第57-58页
        3.2.4 激光共聚焦抗菌实验与细菌的形态特征检测第58-59页
        3.2.5 抗菌机理研究第59-60页
        3.2.6 生物相容性实验第60-6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2-72页
        3.3.1 TiO_2@V_2O_5的合成与表征第62-64页
        3.3.2 纳米颗粒抗菌活性研究实验第64-66页
        3.3.3 TiO_2@V_2O_5抗菌机制及其对细菌形态的影响第66-68页
        3.3.4 抗菌机制的研究第68-70页
        3.3.5 TiO_2@V_2O_5生物相容性的评价第70-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零售连锁企业薪酬体系优化研究--以HR集团广州公司薪酬体系为例
下一篇:G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研究--以YS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