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技术线路 | 第16-17页 |
第2章 信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第17-24页 |
2.1 信贷风险的定义 | 第17-19页 |
2.2 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2.3 信贷风险的成因 | 第20-22页 |
2.4 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3章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4-40页 |
3.1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信贷流程 | 第24-28页 |
3.1.1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简介 | 第24页 |
3.1.2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企业贷款管理流程 | 第24-28页 |
3.2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3.3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6页 |
3.3.1 缺乏正确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3.3.2 风险识别程序不科学 | 第34页 |
3.3.3 内部风险管理存在不足 | 第34-35页 |
3.3.4 发现风险点并进行及时控制的力度不足 | 第35-36页 |
3.4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3.4.1 信贷风险管理预警机制的缺失 | 第36-37页 |
3.4.2 分行信贷组织结构存在不足 | 第37-38页 |
3.4.3 行业和客户集中度较高使得潜在风险加大 | 第38-40页 |
第4章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40-64页 |
4.1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 | 第40-41页 |
4.2 优化信贷风险组织结构 | 第41-44页 |
4.2.1 组织整合实施方案 | 第41-42页 |
4.2.2 优化后的风险管理部门职责描述 | 第42-44页 |
4.3 进一步细化信贷产品与授信流程 | 第44-48页 |
4.3.1 细化信贷产品标准 | 第44-46页 |
4.3.2 进一步优化授信流程 | 第46-48页 |
4.4 实行动态分类管理,强化风险控制能力 | 第48-55页 |
4.4.1 做好客户分类,避免信贷资金集中在少量行业 | 第49-50页 |
4.4.2 积极主动的开展优质企业的信贷营销工作 | 第50-53页 |
4.4.3 优化授信投向,调整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公司信贷业务结构 | 第53-54页 |
4.4.4 制定客户退出计划 | 第54-55页 |
4.5 构建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第55-64页 |
4.5.1 优化分行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第55-57页 |
4.5.2 建立分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模型 | 第57-6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