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湾沉积物中石油烃的指纹特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10-29页 |
1.1 石油烃的毒性效应 | 第10-14页 |
1.1.1 分子水平 | 第11-12页 |
1.1.2 细胞水平 | 第12-13页 |
1.1.3 个体、种群水平 | 第13页 |
1.1.4 食物链 | 第13-14页 |
1.2 海洋中石油烃的归宿 | 第14-17页 |
1.2.1 大气环境 | 第15页 |
1.2.2 水环境 | 第15页 |
1.2.3 生物体 | 第15-16页 |
1.2.4 沉积物 | 第16-17页 |
1.3 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烃的分析检测技术 | 第17-20页 |
1.3.1 提取方法 | 第17-18页 |
1.3.2 检测技术 | 第18-20页 |
1.4 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 | 第20-27页 |
1.4.1 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来源 | 第20-24页 |
1.4.2 不同海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污染状况 | 第24-25页 |
1.4.3 不同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状况 | 第25-27页 |
1.5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第2章 大连湾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析 | 第29-37页 |
2.1 方法与材料 | 第29-31页 |
2.1.1 仪器 | 第29页 |
2.1.2 试剂及药品 | 第29页 |
2.1.3 采样方法 | 第29-30页 |
2.1.4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30-31页 |
2.1.5 分析方法 | 第3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2.2.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31-32页 |
2.2.2 正构烷烃的含量与组成特征 | 第32-33页 |
2.2.3 正构烷烃的来源分析 | 第33-35页 |
2.2.4 不同海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含量对比 | 第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大连湾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析 | 第37-46页 |
3.1 方法与材料 | 第37-38页 |
3.1.1 仪器 | 第37页 |
3.1.2 试剂及药品 | 第37页 |
3.1.3 采样方法 | 第37页 |
3.1.4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37-38页 |
3.1.5 分析方法 | 第3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3.2.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38-40页 |
3.2.2 PAHs的组成及含量 | 第40-41页 |
3.2.3 PAHs的来源分析 | 第41-43页 |
3.2.4 不同海域沉积物中PAHs含量对比 | 第43页 |
3.2.5 生态风险评估 | 第43-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4.1 结论 | 第46页 |
4.2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