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CRTSⅠ型板式轨道的动力特性及伤损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概述第14-34页
    1.1 高速铁路发展应用概况第14-18页
        1.1.1 日本、德国及法国等的高速铁路发展概况第14-15页
        1.1.2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第15-16页
        1.1.3 越南铁路发展概况及高速铁路规划第16-18页
    1.2 无砟轨道发展应用情况第18-24页
        1.2.1 日本、德国的无砟轨道发展应用情况第18-20页
        1.2.2 中国无砟轨道发展应用情况第20-24页
    1.3 无砟轨道损伤情况第24-31页
        1.3.1 中国无砟轨道损伤情况第24-30页
        1.3.2 其他国家的无砟轨道损伤情况第30-31页
    1.4 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第31-34页
        1.4.1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第31-33页
        1.4.2 本文研究思路第33-34页
第2章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计算模型与方法第34-55页
    2.1 CRTSⅠ结构特点第34-37页
    2.2 车辆-板式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与方法第37-46页
        2.2.1 车辆-板式轨道空间耦合动力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第37-38页
        2.2.2 车辆动力模型与方法第38页
        2.2.3 无砟轨道梁板模型与方法第38-44页
        2.2.4 轮轨接触关系第44-46页
    2.3 模型中的主要计算参数及其处理方法第46-50页
        2.3.1 轨道不平顺第46-48页
        2.3.2 轨道损伤在计算模型的处理第48-49页
        2.3.3 车辆与轨道模型结构参数第49-50页
    2.4 动力学性能评价的标准第50-52页
        2.4.1 车辆动力性能评价标准第51页
        2.4.2 轨道动力性能评价标准第51-52页
    2.5 模型验证第52-54页
    2.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砂浆脱空对高速轮轨系统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第55-87页
    3.1 计算条件及流程第55-57页
    3.2 正常状态下轮轨系统的动力特性第57-59页
        3.2.1 车辆动力特性及轮轨力第57页
        3.2.2 轨道动力特性第57-59页
    3.3 脱空宽度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第59-62页
        3.3.1 车辆动力特性及轮轨力第59-60页
        3.3.2 轨道动力特性第60-62页
    3.4 横向贯通脱空时脱空长度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第62-74页
        3.4.1 列车时速300km的情况第62-69页
        3.4.2 行车速度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第69-74页
    3.5 组合脱空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第74-78页
        3.5.1 车辆动力特性第75-76页
        3.5.2 轨道各部件动力特性第76-78页
    3.6 短波不平顺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第78-81页
        3.6.1 车辆动力特性第78-80页
        3.6.2 轨道动力特性第80-81页
    3.7 轨道水平对轮轨系统动力的影响第81-85页
        3.7.1 车辆动力特性第82-84页
        3.7.2 轨道动力特性第84-85页
    3.8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4章 无砟轨道扣件刚度变化对高速列车轮轨系统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第87-111页
    4.1 退役扣件刚度检测试验第87-89页
    4.2 扣件刚度整体变化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第89-91页
        4.2.1 车辆动力特性及轮轨力第89-90页
        4.2.2 轨道动力特性第90-91页
    4.3 扣件刚度局部突变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第91-110页
        4.3.1 扣件刚度突变的计算工况第91-93页
        4.3.2 单个异常扣件时的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第93-95页
        4.3.3 两个异常扣件时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第95-101页
        4.3.4 三个异常扣件时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第101-108页
        4.3.5 不同行车速度下异常扣件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08-110页
    4.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5章 板下脱空与扣件刚度变化共同作用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第111-126页
    5.1 板下脱空与扣件刚度整体变化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11-120页
        5.1.1 列车速度300km/h的情况第111-117页
        5.1.2 不同行车速度的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第117-120页
    5.2 扣件刚度突变与板下脱空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20-124页
        5.2.1 列车速度300km/h的情况第121-123页
        5.2.2 不同行车速度下轮轨系统的动力响应第123-124页
    5.3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6章 温度梯度与板下脱空对高速行车动力影响的研究第126-147页
    6.1 轨道板翘曲模拟计算方法第126-129页
    6.2 轨道板翘曲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29-138页
        6.2.1 列车速度300km/h的情况第129-134页
        6.2.2 不同速度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第134-138页
    6.3 轨道板翘曲与板下脱空下轮轨系统的动力响应第138-146页
        6.3.1 列车速度300km/h的情况第138-141页
        6.3.2 不同行车速度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第141-146页
    6.4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结论与展望第147-150页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第147-149页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Kit内核的Android手机浏览器的性能研究与加载优化
下一篇:LTE-Advanced系统载波聚合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