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发电机组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概述 | 第10-11页 |
1.2 发电机组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主要方法 | 第11-15页 |
1.2.1 模糊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第11-12页 |
1.2.2 信息融合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第12-13页 |
1.2.3 智能体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第13页 |
1.2.4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第13-14页 |
1.2.5 专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第14-15页 |
1.3 双微机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发展 | 第15-19页 |
1.3.1 发电机组双微机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发电机组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未来发展方向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工作 | 第19-21页 |
2 双微机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硬件设计 | 第21-31页 |
2.1 各类微机处理器的对比 | 第21-25页 |
2.1.1 DSP微机处理器的介绍 | 第22页 |
2.1.2 DSP芯片TMS 320X2810的结构、资源及性能 | 第22-25页 |
2.2 发电机组双微机励磁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第25-29页 |
2.2.1 发电机组双微机励磁系统模拟量采集电路 | 第25-26页 |
2.2.2 发电机组双微机励磁系统数字量输入/出电路 | 第26-27页 |
2.2.3 发电机组双微机励磁系统触摸屏电路 | 第27-28页 |
2.2.4 发电机组双微机励磁系统故障切换电路 | 第28-29页 |
2.3 小结 | 第29-31页 |
3 励磁系统典型故障 | 第31-37页 |
3.1 功率单元主回路故障 | 第31-32页 |
3.1.1 功率单元主回路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3.1.2 功率单元主回路故障类别 | 第32页 |
3.2 操作电源故障 | 第32-33页 |
3.3 测试回路故障 | 第33页 |
3.3.1 PT故障 | 第33页 |
3.3.2 同步调理信号故障 | 第33页 |
3.4 励磁控制器故障 | 第33-35页 |
3.4.1 触发脉冲故障 | 第34页 |
3.4.2 DSP芯片故障 | 第34页 |
3.4.3 脉冲放大故障 | 第34-35页 |
3.5 双微机系统通讯故障 | 第35页 |
3.6 小结 | 第35-37页 |
4 故障诊断方法与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 第37-45页 |
4.1 总体策略设计原则 | 第37页 |
4.2 双微机励磁系统各模块策略研究 | 第37-43页 |
4.2.1 控制主程序 | 第38-39页 |
4.2.2 AD采样程序 | 第39-40页 |
4.2.3 双微机系统时钟 | 第40-41页 |
4.2.4 双微机同步信号测量 | 第41页 |
4.2.5 双微机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41-43页 |
4.3 双微机励磁控制PID控制算法 | 第43-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5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实现 | 第45-55页 |
5.1 功率单元主回路故障诊断 | 第45-50页 |
5.2 双微机励磁调节器数据跟随 | 第50-51页 |
5.3 双微机励磁调节器故障切换 | 第51-53页 |
5.3.1 eCAN通讯正常时的故障无扰动切换 | 第52页 |
5.3.2 eCAN通讯故障时的故障无扰动切换 | 第52-53页 |
5.4 小结 | 第53-55页 |
6 实验与验证 | 第55-61页 |
6.1 双微机通讯试验 | 第55页 |
6.2 双微机切换实验 | 第55-59页 |
6.2.1 双微机故障切换实验 | 第56-58页 |
6.2.2 双微机手动切换实验 | 第58-59页 |
6.3 小结 | 第59-61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61-63页 |
7.1 结论 | 第61页 |
7.2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