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刀具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及成果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及成果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土壤特性分析及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17-29页 |
2.1 土壤物理特性 | 第17页 |
2.2 土壤的力学特性 | 第17-20页 |
2.2.1 土壤的强度构成及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2.2.2 土壤特性之弹塑性和流变 | 第18-19页 |
2.2.3 土壤的特性之凝聚、摩擦及粘附 | 第19-20页 |
2.3 土壤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20-26页 |
2.3.1 SPH算法简介及特点 | 第20页 |
2.3.2 SPH的基本原理 | 第20-25页 |
2.3.3 土壤的SPH算法本构模型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3.微耕机刀具-旋耕刀 | 第29-37页 |
3.1 旋耕刀的主要分类及特点 | 第29-31页 |
3.2 旋耕刀主要结构组成及参数名称 | 第31页 |
3.3 微耕机刀具工作性能参数分析 | 第31-35页 |
3.3.1 旋耕刀运动方程 | 第31-32页 |
3.3.2 旋耕刀旋转切削土壤的主要参数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旋耕刀切削工作过程的有限元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37-43页 |
4.1 LS-DYNA软件简介 | 第37页 |
4.2 刀具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4.2.1 刀具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4.2.2 刀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4.3 工况及边界条件 | 第39页 |
4.4 刀具切削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39-42页 |
4.4.1 切削土壤过程动态分析 | 第39-40页 |
4.4.2 切削力的提取及分析 | 第40-41页 |
4.4.3 切削能量消耗分析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旋耕刀的优化设计 | 第43-71页 |
5.1 刀刃刃.曲线的设计 | 第43-53页 |
5.1.1 刃.曲线的结构参数设计 | 第43-46页 |
5.1.2 新型刃.线建模及仿真 | 第46-48页 |
5.1.3 优化结果的验证分析及最佳值 | 第48-53页 |
5.2 刀刃截面的优化 | 第53-59页 |
5.2.1 理论参数分析及设计 | 第53-55页 |
5.2.2 新正切刃刀具三维建模和有限元仿真 | 第55-56页 |
5.2.3 优化结果的提取分析及最优解 | 第56-59页 |
5.3 刃磨角的选择 | 第59-68页 |
5.3.1 刃磨角的理论设计 | 第59-60页 |
5.3.2 刃磨角的优化 | 第60-61页 |
5.3.3 有限元建模及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61-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6.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