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1-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涵概述 | 第16-24页 |
2.1 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 第16-17页 |
2.2 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涵 | 第17-18页 |
2.3 公民教育价值自发与自觉的内涵及其关系 | 第18-20页 |
2.4 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的价值所在 | 第20-24页 |
2.4.1 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培养现代精神 | 第20-21页 |
2.4.2 保障民主政治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 第21页 |
2.4.3 培养高等教育的人才,塑造公民人格 | 第21-24页 |
第3章 大学生公民教育价值自觉实现的困境审视 | 第24-30页 |
3.1 高校公民教育存在困境 | 第24-25页 |
3.1.1 传统的公民教育方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需求 | 第24-25页 |
3.1.2 高校公民教育缺乏与社会、家庭链接,难以形成合力 | 第25页 |
3.2 大学生公民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 第25-30页 |
3.2.1 大学生公民价值理解不全 | 第25-26页 |
3.2.2 大学生公民价值认同困难 | 第26-27页 |
3.2.3 大学生公民价值内化受阻 | 第27-30页 |
第4章 大学生公民教育价值自觉实现的阻碍因素 | 第30-36页 |
4.1 网络信息的碎片化阻碍了大学生价值理解 | 第30页 |
4.2 价值的多元化干扰大学生的价值的判断 | 第30-32页 |
4.3 大学生个人主义加剧阻扰了价值的认同 | 第32-33页 |
4.4 公民实践匮乏遏制了大学生价值的内化 | 第33页 |
4.5 高校教育目的功利化影响了价值的构建 | 第33-34页 |
4.6 高校公民教育体系不全压抑了价值的发展 | 第34-36页 |
第5章 大学生公民教育价值自觉的实现路径 | 第36-46页 |
5.1 确立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施目标 | 第36-38页 |
5.1.1 注重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价值辨析 | 第36-37页 |
5.1.2 增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价值自信 | 第37页 |
5.1.3 回归公民教育的本真目的 | 第37-38页 |
5.2 优化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 | 第38-40页 |
5.2.1 将大学生公民教育融入教育教学 | 第39页 |
5.2.2 将大学生公民教育融入文化育人 | 第39-40页 |
5.2.3 将大学生公民教育融入制度建设 | 第40页 |
5.3 拓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40-46页 |
5.3.1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教育价值自觉的基础 | 第40-41页 |
5.3.2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教育价值自觉的主导 | 第41-42页 |
5.3.3 社会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教育价值自觉的保障 | 第42-43页 |
5.3.4 新媒体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教育价值自觉的助力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