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的思路 | 第13-14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一、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 第15-21页 |
(一) 高效课堂 | 第15页 |
(二) 教学模式 | 第15-17页 |
(三)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 第17-21页 |
1.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7页 |
2.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 第17-20页 |
3.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20-21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 第21-28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1. 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21-22页 |
2. 拓展提升师生能力的需要 | 第22-24页 |
3.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第24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 第24-28页 |
1. 理念上都重视学生个体价值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第25页 |
2. 本质上都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 第25-26页 |
3. 学校教学管理需要 | 第26-28页 |
三、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策略 | 第28-48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 第28-33页 |
1. 学生主体原则 | 第28-30页 |
2. 教学民主原则 | 第30-31页 |
3. 适度适当原则 | 第31页 |
4. 关注生活原则 | 第31-32页 |
5. 及时反馈原则 | 第32-33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 第33-48页 |
1. 充足的课前准备 | 第33-36页 |
2. 各环节具体实施措施 | 第36-41页 |
3. 具体教学过程——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课时)为例 | 第41-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