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7页 |
(一)对疆域四至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四至八到”释义 | 第13-14页 |
(三)“四至八到”里程的研究 | 第14页 |
(四)“四至八到”与地图、绘图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五)“四至八到”与历史交通史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时间界定 | 第17-18页 |
2、“四至八到”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四、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1、研究重点 | 第18页 |
2、研究难点 | 第18-19页 |
3、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地学中非标准的“四至八到” | 第20-37页 |
第一节“四至八到”的概念及其发展 | 第20-31页 |
第二节“四至八到”的内容 | 第31-37页 |
一、方向 | 第32-35页 |
二、里程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地图与文本:“四至八到”方向的测定 | 第37-53页 |
第一节 复原古地图的钥匙:大方向数据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特殊的方向:正向微偏 | 第39-48页 |
第三节 地图与文本:“四至八到”方向的由来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四至八到”道路里程来源研究—以驿路里程为中心 | 第53-83页 |
第一节 明代山西府州“四至”与驿路、驿程 | 第55-71页 |
一、太原府“四至”与驿路、驿程 | 第56-61页 |
二、大同府“四至”与驿路、驿程 | 第61-65页 |
三、其他府州“四至”与驿路、驿程 | 第65-71页 |
第二节“四至八到”道路里程的影响因子 | 第71-80页 |
一、道路的类型 | 第72-76页 |
二、界至 | 第76-80页 |
小结及简论 | 第80-83页 |
第四章 国土厘测:“四至八到”道路里程测量方法 | 第83-95页 |
第一节 直接测里方法 | 第83-88页 |
一、步测、步弓 | 第83-85页 |
二、测绳 | 第85-87页 |
三、记里鼓车 | 第87-88页 |
第二节 间接测里方法 | 第88-92页 |
小结 | 第92-95页 |
结语 中国传统地学著述中“四至八到”的异质性和同一性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附图 | 第104-112页 |
附录:分程记里——中国传统时期“堠”制探微 | 第112-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