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数学变式教学发展的背景 | 第9-12页 |
·“中国学习者”悖论 | 第9-11页 |
·数学变式教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变式教学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与变式教学 | 第15-16页 |
·“变异教学理论”与变式教学 | 第16-17页 |
·加涅的智慧技能层级理论与变式教学 | 第17-18页 |
·随机通达教学理论与变式教学 | 第18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变式教学 | 第18-19页 |
·国内外数学变式教学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数学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 | 第19-20页 |
·变式教学的有关实验研究 | 第20-21页 |
·已有的研究局限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教学原则和授课基本模式 | 第24-33页 |
·数学变式教学的教学原则 | 第24-26页 |
·目标导向原则 | 第24页 |
·启迪思维原则 | 第24-25页 |
·暴露过程原则 | 第25页 |
·主体参与原则 | 第25-26页 |
·有效性原则 | 第26页 |
·数学变式教学的授课基本模式 | 第26-33页 |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 第27-28页 |
·导入学习课题,探究新知 | 第28页 |
·形成概念 | 第28-30页 |
·变式深化 | 第30-31页 |
·变式训练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变式教学的课堂实施形式 | 第33-43页 |
·基本概念的变式 | 第33-35页 |
·概念引入变式 | 第33-34页 |
·概念辨析变式 | 第34-35页 |
·概念巩固变式 | 第35页 |
·数学命题的变式 | 第35-37页 |
·定理、公式的形成变式 | 第36-37页 |
·定理、公式的变形变式 | 第37页 |
·数学语言变式 | 第37-38页 |
·问题解决的变式 | 第38-43页 |
·一题多解(证)变式 | 第39-40页 |
·一题多变变式 | 第40-41页 |
·多题一解(一法多用)变式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与意义 | 第43-53页 |
·现实意义 | 第43-51页 |
·变式教学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 第43-45页 |
·“变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数学知识 | 第45-48页 |
·“变式”充当化归的台阶 | 第48-50页 |
·“变式”用于构建认知经验系统 | 第50-51页 |
·理论意义 | 第51-53页 |
·“变式”的可持续发展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变式教学课例集 | 第53-69页 |
·课例1“函数最值应用”中的变式教学 | 第53-59页 |
·课例2“递推数列”中的变式教学 | 第59-62页 |
·课例3:“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中的变式教学 | 第62-64页 |
·“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探究”课堂实录 | 第64-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