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安全保障义务在侵权法上的确立 | 第11-18页 |
(一)不作为致害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国外解决此类问题的路径 | 第12-15页 |
1.合同法上的解决路径 | 第12-14页 |
2.侵权法上的解决路径 | 第14-15页 |
(三)国外解决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 第15-17页 |
(四)安全保障义务在我国侵权法上的确立进程 | 第17-18页 |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8-22页 |
(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归责原则的比较法考察 | 第18-19页 |
1.大陆法系 | 第18-19页 |
2.英美法系 | 第19页 |
(二)我国学界关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归责原则的争论 | 第19-20页 |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确证 | 第20-22页 |
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构成 | 第22-37页 |
(一)安全保障义务人具有过错 | 第23-31页 |
1.前提性问题:安全保障义务的产生原因 | 第24-28页 |
2.过错的认定与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限度 | 第28-30页 |
3.过错的判断标准 | 第30-31页 |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第31-37页 |
1.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 第32-33页 |
2.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因果关系的类型 | 第33页 |
3.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因果关系的判定 | 第33-37页 |
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承担:以第三人介入情形下的责任承担为重点 | 第37-46页 |
(一)国内外关于责任承担问题的规定 | 第37-38页 |
1.国外的规定 | 第37页 |
2.我国的规定 | 第37-38页 |
(二)我国学界关于是否适用相应的补充责任的争论 | 第38-42页 |
1.理论争议 | 第38-40页 |
2.对争议的分析 | 第40-42页 |
(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形态的多元化 | 第42-46页 |
1.责任形态的多元化 | 第42-44页 |
2.多元化责任形态下的追偿权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