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导论第7-13页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第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0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0-11页
    (四)创新之处第11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第11-13页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教育的背景和条件第13-23页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教育的背景第13-15页
        1.顺应政治形势的变化第13-14页
        2.争取抗战胜利促进意识形态认同第14页
        3.加强党和军队建设的需要第14-15页
    (二)延安时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利条件第15-23页
        1.领导前提第15-17页
        2.组织基础第17-18页
        3.制度支撑第18-20页
        4.政策保证第20-23页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第23-31页
    (一)马克思理论教育第23-25页
        1.社会主义世界观教育第23-24页
        2.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第24-25页
    (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第25-29页
        1.抗日战争中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第25-27页
        2.解放战争中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第27-29页
    (三)历史和党史的教育第29-30页
    (四)群众路线的教育第30-31页
三、延安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第31-40页
    (一)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第31-34页
        1.方向性原则第31页
        2.示范性原则第31-32页
        3.层次性原则第32-33页
        4.求实性原则第33-34页
        5.民主性原则第34页
    (二)延安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第34-37页
        1.创办干部学校与大学第34-35页
        2.整风运动的开展第35-36页
        3.马克思主义著作、报刊杂志的出版第36-37页
    (三)延安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第37-40页
        1.启蒙大众与为人民而奋斗相结合第37页
        2.国家与民族利益至上相结合第37-38页
        3.揭露国民党虚伪本质与争取敌人弃暗投明相结合第38-40页
四、延安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经验和对当代的启示第40-46页
    (一)历史经验第40-43页
        1.意识形态教育以党的中心任务为主题第40-41页
        2.意识形态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41页
        3.党的领导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保证第41-42页
        4.正确的政治路线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第42-43页
    (二) 当代启示第43-46页
        1.将意识形态教育摆在实际地位第43-44页
        2.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第44页
        3.确保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缔约过失中的信赖利益损害赔偿研究
下一篇: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