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生态环境 | 第16页 |
2.1.2 生态环境评价 | 第16-17页 |
2.1.3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 | 第17-18页 |
2.1.4 微观人力资源生态系统 | 第18页 |
2.2 相关理论陈述 | 第18-22页 |
2.2.1 生态学理论 | 第19页 |
2.2.2 生态环境理论 | 第19页 |
2.2.3 人力资源生态位理论 | 第19-20页 |
2.2.4 人才生态链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H学校人力资源现状及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选取 | 第22-38页 |
3.1 H学校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2 H学校人力资源现状 | 第22-24页 |
3.2.1 教职工年龄及性别状况 | 第22-23页 |
3.2.2 教职工学历层次状况 | 第23页 |
3.2.3 教职工专业技术职称状况 | 第23-24页 |
3.3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第24-38页 |
3.3.1 一级指标选取 | 第24-25页 |
3.3.2 二级指标选取 | 第25-36页 |
3.3.3 因子分类及重命名 | 第36-38页 |
第4章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应用及分析 | 第38-46页 |
4.1 应用样本 | 第38-39页 |
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9-44页 |
4.3 应用结果 | 第44页 |
4.4 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第5章 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举措 | 第46-52页 |
5.1 建设思路 | 第46页 |
5.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46-49页 |
5.2.1“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 第46页 |
5.2.2 中青年及骨干教师的培养 | 第46-47页 |
5.2.3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 第47-48页 |
5.2.4 加强人才继续教育 | 第48页 |
5.2.5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 | 第48-49页 |
5.2.6 人才交流培训 | 第49页 |
5.3 校园文化建设 | 第49页 |
5.4 专业建设 | 第49-50页 |
5.5 实验室及实训场地建设 | 第50页 |
5.6 加强人才机制建设 | 第50-52页 |
5.6.1 人才引进机制 | 第50-51页 |
5.6.2 人才激励机制 | 第51-52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一 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调查问卷(一) | 第58-59页 |
附录二 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调查问卷(二)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