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石墨烯 | 第10-18页 |
| 1.2.1 石墨烯概述 | 第10-11页 |
| 1.2.2 石墨烯的制备 | 第11-14页 |
| 1.2.3 石墨烯功能化 | 第14-15页 |
| 1.2.4 石墨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15-18页 |
| 1.3 石墨烯量子点 | 第18-24页 |
| 1.3.1 石墨烯量子点概述 | 第18页 |
| 1.3.2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 第18-22页 |
| 1.3.3 石墨烯量子点的应用 | 第22-24页 |
| 1.4 指导思想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基于GO荧光淬灭作用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分析及抑制剂的筛选 | 第25-37页 |
| 2.1 引言 | 第25-27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 2.2.1 试剂 | 第27页 |
| 2.2.2 GO的制备 | 第27-28页 |
| 2.2.3 MTase活性分析 | 第28-29页 |
| 2.2.4 M.SssI选择性分析 | 第29页 |
| 2.2.5 抑癌药物的筛选 | 第29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 2.3.1 GO荧光淬灭能力分析 | 第29-30页 |
| 2.3.2 M.SssI活性分析 | 第30-34页 |
| 2.3.3 选择性研究 | 第34页 |
| 2.3.4 抑癌药物的筛选 | 第34-35页 |
| 2.4 结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GO荧光淬灭能力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DNA去甲基酶活性 | 第37-45页 |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 3.2.1 试剂 | 第38页 |
| 3.2.2 GO的制备 | 第38页 |
| 3.2.3 DNA去甲基酶活性分析 | 第38-39页 |
| 3.2.4 MBD2选择性分析 | 第39页 |
| 3.2.5 细胞培养和提取物的制备 | 第39-40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 3.3.1 GO荧光淬灭能力分析 | 第40页 |
| 3.3.2 去甲基化条件优化 | 第40-42页 |
| 3.3.3 MBD2活性分析 | 第42-43页 |
| 3.3.4 选择性分析 | 第43-44页 |
| 3.4 结论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BGQDs的制备及在分析红细胞中高铁血红素的应用 | 第45-58页 |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 4.2.1 BGQDs的制备 | 第46-47页 |
| 4.2.2 仪器 | 第47页 |
| 4.2.3 电化学检测 | 第47页 |
| 4.2.4 荧光检测 | 第47-48页 |
| 4.2.5 红细胞溶出物的制备 | 第48页 |
| 4.2.6 理论计算 | 第48-49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 4.3.1 BGQDs的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49-53页 |
| 4.3.2 BGQDs检测高铁血红素 | 第53-54页 |
| 4.3.3 选择性分析 | 第54页 |
| 4.3.4 高铁血红素对BGQDs荧光响应机理研究 | 第54-56页 |
| 4.3.5 实际检测 | 第56-57页 |
| 4.4 结论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8-60页 |
| 5.1 结论 | 第58-59页 |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71页 |
|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