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智能交通网络中资源竞争与合作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 课题的来源第18-19页
    1.5 论文主要贡献点和组织架构第19-22页
第2章 智能交通网络的特点与挑战第22-3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智能交通网络的特点第22-25页
        2.2.1 通信类型第22-23页
        2.2.2 网络特点第23-25页
    2.3 智能交通网络面临的一些挑战第25-28页
        2.3.1 内容分发业务面临的挑战第25-26页
        2.3.2 灾后智能交通网络面临的挑战第26-27页
        2.3.3 LTE-V用户与DSRC用户共享频谱资源时面临的挑战第27-28页
        2.3.4 LTE-V用户与LTE非车辆用户共享频谱资源时面临的挑战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基于联合博弈论的车辆间协作式内容分发研究第30-52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系统模型第31-36页
        3.2.1 消息的效用价值第32-34页
        3.2.2 信道模型第34-35页
        3.2.3 控制信道模型第35-36页
    3.3 车辆间消息共享时的协作与竞争机制第36-41页
        3.3.1 消息发送车辆联盟及其效用值第36-39页
        3.3.2 联盟形成机制第39-40页
        3.3.3 联盟形成机制的收敛性第40-41页
    3.4 Bus_Ads:基于联合形成博弈的车辆间协作式内容分发算法第41-45页
        3.4.1 ‘Bus_ Ads’算法的复杂性分析第44-45页
    3.5 算法性能仿真第45-50页
        3.5.1 仿真描述第46页
        3.5.2 仿真结果第46-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无人机辅助的车辆间连通性增强机制分析与优化第52-74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无人机辅助通信简介第53-54页
    4.3 无人机辅助的车辆间通信系统模型第54-58页
        4.3.1 地对空信道模型第54-57页
        4.3.2 地对地信道模型第57-58页
        4.3.3 空对空信道模型第58页
    4.4 单无人机场景分析第58-65页
        4.4.1 车辆间的连通性第58-59页
        4.4.2 车辆到无人机的连通概率第59-65页
    4.5 多无人机场景分析第65-66页
    4.6 无人机辅助车载通信性能仿真第66-73页
        4.6.1 仿真描述第67-69页
        4.6.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9-73页
    4.7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LTE-V技术与其它通信技术共享通信资源的研究第74-108页
    5.1 引言第74-75页
    5.2 LTE-V用户与DSRC用户共享频谱资源的研究第75-87页
        5.2.1 LTE-V用户与DSRC用户资源管理层共存方案第76-78页
        5.2.2 LTE技术与DSRC技术的物理层区别第78-80页
        5.2.3 LTE-V设备物理层改进第80-83页
        5.2.4 LTE-V设备接收DSRC信号链路级仿真第83-87页
    5.3 LTE-V用户与LTE非车辆用户共享资源的研究第87-105页
        5.3.1 场景描述第89-90页
        5.3.2 车辆状态信息收集业务对非车辆用户业务影响的分析模型第90-99页
        5.3.3 结合LTE V2V和LTE V21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收集方案第99-101页
        5.3.4 数值分析第101-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8页
第6章 结束语第108-112页
    6.1 全文主要工作总结第108-109页
    6.2 全文展望第109-112页
附录1 缩略语说明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数据中心业务的光网络控制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时间序列的曲线排齐及其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