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益气运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4-23页 |
一、慢性胃炎西医诊疗现状 | 第14-18页 |
1. 慢性胃炎的病因 | 第14-15页 |
2. 治疗 | 第15-17页 |
3. 现状与展望 | 第17-18页 |
二、慢性胃炎中医诊疗现状 | 第18-23页 |
1. 病名的认识 | 第18页 |
2. 病因病机认识 | 第18-19页 |
3. 辨证分型 | 第19页 |
4. 治疗 | 第19-21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21页 |
6.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31页 |
一、资料和方法 | 第23-2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3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24页 |
4. 排除标准 | 第24页 |
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24-25页 |
6. 退出标准 | 第25页 |
7.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1.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第27-29页 |
2. 治疗后疗效指标与分析 | 第29-30页 |
三、安全性分析 | 第30页 |
四、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1-36页 |
1. 疗效分析 | 第31-32页 |
1.1 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 第31页 |
1.2 对幽门螺杆菌转阴的影响 | 第31页 |
1.3 对临床总疗效的影响 | 第31页 |
1.4 不良反应 | 第31-32页 |
2. 孙浩老师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第32-34页 |
2.1 发病之本:脾气亏虚 | 第32页 |
2.2 发病之标:痰湿瘀滞 | 第32页 |
2.3 补运结合,治疗原则 | 第32-33页 |
2.4 慢性胃炎的用药经验 | 第33页 |
2.5 慢性胃炎基本证型的治疗 | 第33-34页 |
2.6 其他证型治疗 | 第34页 |
3. 益气运脾法的现代研究 | 第34-35页 |
4. 不足和展望 | 第35-36页 |
体会与总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