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学案 | 第16页 |
2.1.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3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调查 | 第19-27页 |
3.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第19页 |
3.2 调查工具和过程 | 第19页 |
3.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19-27页 |
3.3.1 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第19-26页 |
3.3.2 教师访谈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4 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实施现状的总结 | 第27-31页 |
4.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 第27-28页 |
4.1.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第27页 |
4.1.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第27页 |
4.1.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27-28页 |
4.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4.2.1 学案设计与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4.2.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5 提高“学案导学”模式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 第31-40页 |
5.1 学校层面,以坚实的准备为基石 | 第31-32页 |
5.1.1 全方位、分层次的理论培训 | 第31-32页 |
5.1.2 有重点、循序式的实践推广 | 第32页 |
5.1.3 有可靠、完善的保障机制 | 第32页 |
5.2 学案方面,以正确的方法为导向 | 第32-37页 |
5.2.1 做好学案设计与编制的准备工作 | 第35页 |
5.2.2 改进学案设计与编制的流程制度 | 第35-36页 |
5.2.3 优化学习目标与重难点设计 | 第36-37页 |
5.2.4 丰富学案设计与编制形式 | 第37页 |
5.3 实施方面,以灵活的应用为目标 | 第37-4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0-42页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40-41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