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区概况 | 第7-9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3.1 薹草属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3.2 湿地植物枯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4 本研究拟解决科学问题 | 第11页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灰化薹草年生长过程 | 第14-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2.1.1 研究材料 | 第14页 |
2.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14-15页 |
2.1.3 数据处理 | 第1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5-25页 |
2.2.1 灰化薹草生物量、高度的年生长过程 | 第15-17页 |
2.2.2 灰化薹草养分的年生长过程 | 第17-23页 |
2.2.3 灰化薹草养分之间的相关性 | 第23-25页 |
2.3 讨论 | 第25-27页 |
2.3.1 水位涨落对灰化薹草年生长变化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2 灰化薹草年生长变化 | 第26-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灰化薹草“春草”“秋草”的生长差异 | 第28-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3.1.1 研究材料 | 第28页 |
3.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8-29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3.2.1 灰化薹草“春草”“秋草”群落特征的差异 | 第29-33页 |
3.2.2 灰化薹草“春草”“秋草”养分含量的生长差异 | 第33-36页 |
3.3 讨论 | 第36-37页 |
3.3.1 灰化薹草春草秋草空间分布格局 | 第36-37页 |
3.3.2 鄱阳湖灰化薹季节动态 | 第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灰化薹草枯落物春季分解过程 | 第38-5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4.1.1 研究材料 | 第38页 |
4.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38-39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8页 |
4.2.1 灰化薹草枯落物在不同高程梯度的分解率、残留率 | 第39-40页 |
4.2.2 灰化薹草枯落物在不同高程梯度的养分分解过程 | 第40-47页 |
4.2.3 灰化薹草枯落物在不同高程梯度的分解差异 | 第47-48页 |
4.3 讨论 | 第48-49页 |
4.3.1 灰化薹草枯落物分解过程 | 第48-49页 |
4.3.2 不同高程梯度对灰化薹草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结论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