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1-16页 |
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4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4-16页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4 论文的创新与研究的困难 | 第17-19页 |
4.1 论文的创新 | 第17-18页 |
4.2 研究的困难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我国政事关系的历史叙事及现状分析 | 第19-27页 |
1.1 政事关系及相关概念阐释 | 第19-21页 |
1.1.1 政事关系的内涵分析 | 第19-20页 |
1.1.2 我国特色语境下的政事关系 | 第20-21页 |
1.2 我国政事关系的变迁历程 | 第21-24页 |
1.2.1 我国政事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21-22页 |
1.2.2 历次政事分开的改革方向解读 | 第22-24页 |
1.3 我国政事关系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1.3.1 我国政事关系的治理现状 | 第24-25页 |
1.3.2 我国政事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理论之维:事业单位的改革逻辑研究 | 第27-40页 |
2.1 政事关系的历史逻辑范式 | 第27-29页 |
2.1.1 公益性与自主性:事业单位的价值契合 | 第27-28页 |
2.1.2 政事关系逻辑的历史建构 | 第28-29页 |
2.2 事业单位的改革逻辑序列 | 第29-33页 |
2.2.1 改革的事实与价值逻辑 | 第29-31页 |
2.2.2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事业治理的有效性 | 第31-32页 |
2.2.3 事业单位改革的价值依归 | 第32-33页 |
2.3 改善公共服务:多元化治理的目标导向 | 第33-37页 |
2.3.1 事业单位改革的公共服务导向 | 第33-34页 |
2.3.2 治理嵌入:多中心治理与整体性治理的结合 | 第34-36页 |
2.3.3 非营利组织的改革思路 | 第36-37页 |
2.4 小结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社会事业治理的经验借鉴与实践创新 | 第40-49页 |
3.1 国外社会事业治理的典型做法与有益经验 | 第40-45页 |
3.1.1 国外社会事业治理的具体实践 | 第40-43页 |
3.1.2 国外社会事业治理的经验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5页 |
3.2 国内各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第45-49页 |
3.2.1 政策落实:各地区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 | 第45-47页 |
3.2.2 各地改革实践的经验积累与创新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事业单位的改革路径研究 | 第49-63页 |
4.1 明晰政事关系: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 | 第49-51页 |
4.1.1 明确政事分开改革的目标与要求 | 第49-50页 |
4.1.2 事业单位的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 | 第50-51页 |
4.2 构建服务型政府: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 第51-54页 |
4.2.1 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 | 第51-52页 |
4.2.2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 第52-54页 |
4.3 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 第54-56页 |
4.3.1 既定改革方案 | 第54-55页 |
4.3.2 注意事项与补充建议 | 第55-56页 |
4.4 助推事业治理:积极落实配套化改革 | 第56-60页 |
4.4.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 第57-58页 |
4.4.2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 第58页 |
4.4.3 建立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 第58-60页 |
4.5 加强法制建设与监管机制 | 第60-63页 |
4.5.1 加强事业单位法制建设 | 第60-61页 |
4.5.2 强化事业单位监管机制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