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摘要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脉动热管介绍 | 第14-15页 |
1.2.1 脉动热管简介 | 第14-15页 |
1.2.2 脉动热管的优点 | 第15页 |
1.3 脉动热管的应用 | 第15-17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35页 |
1.4.1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和可视化实验研究 | 第17-26页 |
1.4.2 脉动热管理论研究 | 第26-31页 |
1.4.3 强化传热研究 | 第31-35页 |
1.5 本文研究方向与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无外场作用下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37-53页 |
2.1 脉动热管实验研究背景 | 第37页 |
2.2 实验相关参数及实验系统 | 第37-41页 |
2.2.1 脉动热管的参数 | 第37-39页 |
2.2.2 脉动热管实验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39-41页 |
2.3 实验步骤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41-44页 |
2.3.1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2.3.2 实验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实验工况 | 第42页 |
2.3.3 脉动热管性能指标和实验数据误差分析 | 第42-44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1页 |
2.4.1 热负荷对丙酮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2.4.2 倾斜角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2.4.3 操作温度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2.4.4 充液率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2.4.5 工质物性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细薄膜蒸发传热理论研究 | 第53-68页 |
3.1 细薄膜研究背景 | 第53-54页 |
3.2 模型建立 | 第54-60页 |
3.3 模型分析与讨论 | 第60-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圆管内液塞运动时流场的模拟研究 | 第68-75页 |
4.1 气液两相流背景 | 第68-69页 |
4.2 模型建立 | 第69-71页 |
4.2.1 物理模型、边界条件以及物理参数 | 第69-70页 |
4.2.2 相关假设 | 第70页 |
4.2.3 数学模型 | 第70页 |
4.2.4 边界条件 | 第70-71页 |
4.2.5 求解方法 | 第7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1-74页 |
4.3.1 弹状流的发展过程 | 第71-72页 |
4.3.2 速度的影响 | 第72页 |
4.3.3 接触角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4 工质物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电场作用下细薄膜蒸发传热理论研究 | 第75-85页 |
5.1 模型建立 | 第75-80页 |
5.2 模型分析与讨论 | 第80-8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超声波强化气化成核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 第85-92页 |
6.1 实验台的搭建 | 第85-87页 |
6.2 实验内容 | 第87页 |
6.3 透明玻璃管的实验过程 | 第87页 |
6.4 实验参数和实验现象 | 第87-91页 |
6.4.1 实验参数的确定 | 第87-88页 |
6.4.2 单频实验 | 第88-89页 |
6.4.3 双频实验 | 第89-9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7章 超声波强化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92-107页 |
7.1 超声波研究现状 | 第92-93页 |
7.2 超声波脉动热管实验台原形设计和实验系统介绍 | 第93-94页 |
7.2.1 实验台设计 | 第93-94页 |
7.2.2 实验系统 | 第94页 |
7.3 实验步骤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94-95页 |
7.3.1 实验步骤 | 第94-95页 |
7.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5页 |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5-105页 |
7.4.1 超声波作用下纳米流体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96-99页 |
7.4.2 工质物性对超声波作用下脉动热管脉动流动和传热的影响 | 第99-100页 |
7.4.3 双频超声波对(水)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7.4.4 不同频率组合超声波对(水)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101-105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07-109页 |
8.1 结论 | 第107-108页 |
8.2 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1页 |
附录 | 第121-1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