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32页 |
2.1 包容型领导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1.1 包容型领导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包容型领导维度与测量 | 第19页 |
2.1.3 包容型领导的实证研究 | 第19-20页 |
2.2 建言行为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2.2.1 建言行为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2 建言行为的维度与测量 | 第21-22页 |
2.2.3 建言行为的实证研究 | 第22-24页 |
2.3 心理安全感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2.3.1 心理安全感的概念 | 第24页 |
2.3.2 心理安全感的维度与测量 | 第24-25页 |
2.3.3 心理安全感的实证研究 | 第25-27页 |
2.4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2.4.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第27页 |
2.4.2 自我效能感的维度与测量 | 第27页 |
2.4.3 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 | 第27-28页 |
2.5 变量关系研究 | 第28-31页 |
2.5.1 包容型领导与心理安全感关系研究 | 第28-29页 |
2.5.2 包容型领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 第29页 |
2.5.3 心理安全感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 | 第29-30页 |
2.5.4 自我效能感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 | 第30页 |
2.5.5 包容型领导与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30-31页 |
2.6 文献评述 | 第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2-41页 |
3.1 初创企业的相关理论 | 第32-34页 |
3.1.1 初创企业的界定 | 第32页 |
3.1.2 初创企业的特征 | 第32-34页 |
3.2 包容型领导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3.2.1 领导权变理论 | 第34页 |
3.2.2 关系型领导理论 | 第34-35页 |
3.2.3 和谐管理理论 | 第35页 |
3.2.4 弹性管理理论 | 第35页 |
3.3 心理安全感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35-37页 |
3.3.1 人际关系学说 | 第36页 |
3.3.2 需要层次理论 | 第36页 |
3.3.3 强化理论 | 第36-37页 |
3.4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3.4.1 社会学习理论 | 第37页 |
3.4.2 情感过滤假说 | 第37-38页 |
3.4.3 杜利奥定理 | 第38页 |
3.5 建言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3.5.1 积极心理学 | 第39页 |
3.5.2 期望理论 | 第39页 |
3.5.3 社会交换理论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41-55页 |
4.1 研究模型 | 第41-42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42-44页 |
4.3 问卷设计 | 第44-47页 |
4.3.1 包容型领导量表 | 第45页 |
4.3.2 心理安全感量表 | 第45-46页 |
4.3.3 自我效能感量表 | 第46页 |
4.3.4 建言行为量表 | 第46-47页 |
4.4 问卷初试与修正 | 第47-54页 |
4.4.1 取样与被试 | 第47-48页 |
4.4.2 初试问卷检验 | 第48-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5-85页 |
5.1 正式调查研究样本 | 第55-56页 |
5.2 正式问卷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第56-61页 |
5.2.1 信度分析 | 第56-58页 |
5.2.2 效度分析 | 第58-61页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1-63页 |
5.4 方差分析 | 第63-71页 |
5.4.1 各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方差分析 | 第63-64页 |
5.4.2 各研究变量在婚姻上的方差分析 | 第64-65页 |
5.4.3 各研究变量在年龄上的方差分析 | 第65-66页 |
5.4.4 各研究变量在学历上的方差分析 | 第66-67页 |
5.4.5 各研究变量在职务上的方差分析 | 第67-68页 |
5.4.6 各研究变量在工作年限上的方差分析 | 第68-70页 |
5.4.7 各研究变量在企业年限上的方差分析 | 第70-71页 |
5.5 相关分析 | 第71-74页 |
5.5.1 包容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第71-72页 |
5.5.2 包容型领导与心理安全感的相关性分析 | 第72-73页 |
5.5.3 包容型领导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 第73页 |
5.5.4 心理安全感与建言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第73-74页 |
5.5.5 自我效能感与建言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第74页 |
5.6 回归分析 | 第74-80页 |
5.6.1 包容型领导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 | 第75页 |
5.6.2 包容型领导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75-76页 |
5.6.3 包容型领导对建言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76-77页 |
5.6.4 心理安全感对建言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77-79页 |
5.6.5 自我效能感对建言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79-80页 |
5.7 中介变量分析 | 第80-81页 |
5.8 回归分析汇总 | 第81-83页 |
5.9 假设检验结果 | 第83-84页 |
5.10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 第85-9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5-86页 |
6.2 管理建议 | 第86-92页 |
6.2.1 完善规章制度,构建包容型组织结构 | 第86-87页 |
6.2.2 选聘包容型领导,贯彻执行包容型领导模式 | 第87-88页 |
6.2.3 构建包容型组织氛围,提高员工心理安全感 | 第88-89页 |
6.2.4 建立合理的激励体系,提高员工自我效能感 | 第89-90页 |
6.2.5 其他管理建议 | 第90-92页 |
6.3 本文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第92-93页 |
6.3.1 本文局限性 | 第92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92-9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101-104页 |
图表索引 | 第104-106页 |
作者简介 | 第106-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