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第10页
        (三) 选题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6页
        (一)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二)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三) 文献述评第15-16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6-17页
        (一)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三)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7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一)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7页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7-19页
第二章 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第19-28页
    一、创业风险投资的定义与特征第19-21页
        (一) 西方国家关于创业风险投资的定义第19页
        (二) 中国关于创业风险投资的定义第19-20页
        (三) 创业风险投资的特征第20-21页
    二、经济增长理论第21-23页
        (一)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21-22页
        (二)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22-23页
    三、创业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第23-28页
        (一)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24页
        (二) 创业风险投资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量效应"第24-25页
        (三) 创业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质效应"第25-28页
第三章 创业风险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第28-35页
    一、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第28-30页
    二、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投入状况分析第30-31页
        (一) 创业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状况分析第30页
        (二) 创业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状况现状分析第30页
        (三) 创业风险投资对劳动资源配比影响分析第30-31页
    三、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一) 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第31-32页
        (二) 外部运作环境滞后第32-33页
        (三)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法规制度需要完善第33页
        (四) 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第33页
        (五) 资金退出渠道还不健全第33-35页
第四章 创业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第35-46页
    一、创业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量效应"实证研究第35-39页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5页
        (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第35-36页
        (三)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第36-38页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8-39页
    二、创业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质效应"作用分析第39-45页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9页
        (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第39-40页
        (三)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第40-43页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43-45页
    三、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第45-46页
第五章 推动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相关对策第46-53页
    一、拓宽创业风险资金来源渠道第46-47页
        (一) 建立政府引导基金第46页
        (二) 加大企业、个人的投资力度第46-47页
        (三) 增加机构投资比例第47页
        (四) 引入国外资本第47页
    二、健全创业风险投资运作外部环境制度第47-50页
        (一) 准确定位政府作用第47-48页
        (二)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第48-49页
        (三) 完善外部法律环境第49-50页
    三、培养符合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第50页
    四、完善创业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第50-53页
        (一)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多样性的资本退出渠道第50-51页
        (二) 加强建设以投资银行为中心的中介服务体系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合同法诚信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物业税的立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