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诚信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劳动合同法诚信的基本内涵 | 第12-14页 |
二、劳动合同法诚信制度的缺陷 | 第14-19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狭小 | 第14页 |
(二) 违约制度存在缺陷 | 第14-17页 |
1. 合同中阶段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14-16页 |
2. 违约制度缺陷的具体表现 | 第16-17页 |
(三) 薪酬制度存在缺陷 | 第17页 |
(四) 竞业限制制度存在漏洞 | 第17-19页 |
三、劳动合同法诚信制度的完善 | 第19-38页 |
(一) 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地位的确立 | 第19-27页 |
1. 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地位确立的法理基础 | 第19-20页 |
2. 诚实信用原则地位的立法选择 | 第20-22页 |
3. 诚实信用确立为基本原则的正当性分析 | 第22-27页 |
(二) 诚信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 第27-38页 |
1.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适用范围的完善 | 第27-28页 |
2. 违约制度的完善 | 第28-31页 |
3. 薪酬制度的完善 | 第31-32页 |
4. 竞业限制制度的完善 | 第32-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