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3 文献评述第14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股权激励定义和相关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股权激励的定义第18页
    2.2 股权激励的主要类型第18-20页
        2.2.1 股票期权第18页
        2.2.2 限制性股票第18-19页
        2.2.3 股票增值权第19页
        2.2.4 虚拟股票第19-20页
        2.2.5 业绩股票第20页
    2.3 理论基础第20-24页
        2.3.1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1页
        2.3.2 契约理论第21-22页
        2.3.3 人力资本理论第22-23页
        2.3.4 激励理论第23-24页
第3章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案例描述第24-33页
    3.1 瑞丰光电公司介绍第24页
    3.2 瑞丰光电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分析第24-28页
        3.2.1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动因分析第24-26页
        3.2.2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可行性分析第26-28页
    3.3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的方式第28页
    3.4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方案的主要内容第28-33页
        3.4.1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28-31页
        3.4.2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31-33页
第4章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案例分析第33-51页
    4.1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的不足第33-36页
        4.1.1 授予价格方面第33页
        4.1.2 考核条件方面第33-35页
        4.1.3 激励对象与激励期限方面第35页
        4.1.4 风险与成本收益第35-36页
    4.2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第36-38页
        4.2.1 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根本目的和作用认识不足第36页
        4.2.2 实施股份期权激励程度不易衡量第36页
        4.2.3 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第36-37页
        4.2.4 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够健全第37页
        4.2.5 公司治理环境仍有待完善第37页
        4.2.6 道德风险问题第37-38页
    4.3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第38-51页
        4.3.1 对短期市场反应的分析第38-41页
        4.3.2 对长期绩效的分析第41-48页
        4.3.3 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分析第48-50页
        4.3.4 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第50-51页
第5章 瑞丰光电股权激励方案的启示第51-56页
    5.1 设计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第51-53页
        5.1.1 选择合理的股权激励模式第51-52页
        5.1.2 明确披露入围标准第52页
        5.1.3 设置合理的可行权价格和数量第52页
        5.1.4 增加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第52-53页
        5.1.5 建立长期薪酬激励机制第53页
    5.2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和外部制度环境第53-56页
        5.2.1 合理配合使用股权激励与其他激励手段第54页
        5.2.2 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第54页
        5.2.3 对实施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风险提前重视并加以防范第54页
        5.2.4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54-56页
第6章 结论第56-58页
    6.1 研究结论第56页
    6.2 论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直径海底管线对主管线的水动力影响数值分析
下一篇:粘接树脂、纤维片材的力学性能测试试验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