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9-17页 |
(一) 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缘由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 关于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 第10-11页 |
2.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 第11-13页 |
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3页 |
(三)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 地方高校 | 第13页 |
2. 高校青年教师 | 第13-14页 |
3. 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14-15页 |
4. 制度 | 第15页 |
5. 支持体系 | 第15页 |
(四)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一)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二)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三)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构成要素 | 第19-20页 |
(四)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及困境 | 第20-21页 |
1.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 | 第20页 |
2.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困境 | 第20-21页 |
(五)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制度支持体系的关系 | 第21-22页 |
1. 制度的导向功能确定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 | 第21页 |
2. 制度的约束功能维持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秩序 | 第21页 |
3. 制度的整合功能解决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矛盾 | 第21页 |
4. 制度的激励功能激发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 | 第21-22页 |
三、广西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制度支持体系调查与分析 | 第22-29页 |
(一) 问卷调查研究 | 第22-25页 |
1. 调查对象 | 第22页 |
2. 问卷设计 | 第22页 |
3. 调查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页 |
4.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2-25页 |
(二) 访谈研究 | 第25-27页 |
1. 访谈样本选择 | 第26页 |
2. 访谈方法 | 第26页 |
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三) 广西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制度支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9页 |
1. 制度缺位 | 第27-28页 |
2. 制度失效 | 第28-29页 |
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制度支持体系的构建 | 第29-49页 |
(一) 构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制度支持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1. 人本管理原则 | 第29页 |
2. 公正公平原则 | 第29页 |
3. 可行性原则 | 第29页 |
4. 专业性原则 | 第29-30页 |
5. 发展性原则 | 第30页 |
(二)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制度支持体系的基本构成 | 第30-47页 |
1. 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 | 第30-31页 |
2. 青年教师培训制度 | 第31-34页 |
3. 青年教师听课制度 | 第34-35页 |
4.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制度 | 第35页 |
5. 青年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 第35-38页 |
6. 青年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 第38-42页 |
7. 青年教师激励制度 | 第42-45页 |
8. 青年教师晋升制度 | 第45-46页 |
9. 青年教师共同体学习制度 | 第46-47页 |
(三)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制度支持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实施保障 | 第47-49页 |
1. 运行机制 | 第47-48页 |
2. 实施保障 | 第48-49页 |
五、结语 | 第49-50页 |
(一)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49页 |
(二)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1 | 第55-58页 |
附录2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