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可”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绪论第12-17页
    0.1 研究对象第12页
    0.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0.3 研究意义第15页
    0.4 理论和方法第15页
    0.5 语料来源第15-17页
第一章 现代汉语"可"的句法研究第17-39页
    1.1 动词第17-22页
        1.1.1 适合、符合第17页
        1.1.2 尽(jin)第17-22页
        1.1.3 动词"可"小结第22页
    1.2 形容词第22-25页
    1.3 助动词第25-27页
        1.3.1 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程度第25-26页
        1.3.2 条件、背景、情理等方面许可第26页
        1.3.3 表示值得第26页
        1.3.4 助动词"可"小结第26-27页
    1.4 副词第27-38页
        1.4.1 情态副词第28-30页
        1.4.2 程度副词第30-33页
        1.4.3 关联副词第33-36页
        1.4.4 疑问副词第36页
        1.4.5 反诘副词第36-37页
        1.4.6 副词"可"小结第37-38页
    1.5 连词第38页
    1.6 现代汉语"可"的句法研究总结第38-39页
第二章 现代汉语"可"的词法研究第39-53页
    2.1 结构分析第39-47页
        2.1.1 由动词性语素"可"构成的词语第39-40页
        2.1.2 由助动词性语素"可"构成的词语第40-45页
        2.1.3 由副词性语素"可"构成的词语第45-47页
        2.1.4 语素"可"的构词情况小结第47页
    2.2 语素"可"在形容词中的构词作用第47-52页
        2.2.1 词缀、词根与类词缀第48-50页
        2.2.2 语素"可"在形容词中的构词作用第50-52页
    2.3 现代汉语"可"的词法研究总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可"的语法面貌和演化关系第53-64页
    3.1 现代汉语"可"的语法面貌第53-54页
    3.2 现代汉语"可"的演化关系第54-62页
        3.2.1 动词到助动词第54-55页
        3.2.2 助动词"可"的词内引申第55-56页
        3.2.3 助动词到副词第56-58页
        3.2.4 副词"可"的词内演变第58-60页
        3.2.5 副词到连词第60页
        3.2.6 试谈"符合/适合"和"尽(jin)"义动词"可"的来源第60-62页
    3.3 现代汉语"可"的演化过程小结第62-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比较白居易文学和《源氏物语》中的琵琶
下一篇:《时震》的后现代叙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