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理论与宗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研究介绍 | 第12-18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 理性选择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拓展 | 第12-13页 |
(二) 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批评及推进 | 第13-17页 |
二、理论意义和研究计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宗教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8-24页 |
一、微观:从匮乏—补偿理论到回报理论 | 第18-20页 |
(一) 匮乏—补偿理论 | 第18-19页 |
(二) 回报理论 | 第19-20页 |
二、中观:从教会—教派到教会—教派—膜拜团体 | 第20-21页 |
(一) 教会—教派类型学 | 第20-21页 |
(二) 教会—教派一膜拜团体理论 | 第21页 |
三、宏观:宗教市场和宗教经济 | 第21-24页 |
(一) 区位与宗教经济 | 第22页 |
(二) 宗教市场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宗教市场理论面临的批评与回应 | 第24-35页 |
一、理性选择理论适用于宗教学研究吗? | 第24-29页 |
(一) 理性概念 | 第24-25页 |
(二)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 第25-28页 |
(三) 经验方面的反驳 | 第28-29页 |
二、宗教市场理论的普适性 | 第29-35页 |
(一) 宗教定义问题 | 第29-31页 |
1. 宗教与超自然 | 第29-30页 |
2. 巫术与宗教的区分 | 第30-31页 |
(二) 宗教管制与宗教参与 | 第31-33页 |
1. 宗教三色市场理论 | 第31-32页 |
2. 非排他性宗教 | 第32-33页 |
(三)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宗教市场理论对宗教研究的启示 | 第35-40页 |
一、世俗化与非世俗化 | 第35-37页 |
二、方法论问题 | 第37-40页 |
(一) 理想类型 | 第37-38页 |
(二) 还原论 | 第38-39页 |
(三) 宗教市场理论的"进化" | 第39-40页 |
总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后记 | 第48-5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