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r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2-14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祈祷仪式规范化之前圣经犹太教时期 | 第17-22页 |
1.1 祈祷在《希伯来圣经》中的含义 | 第17-18页 |
1.2 《希伯来圣经》中祈祷的特征 | 第18-20页 |
1.3 《希伯来圣经》中的祈祷所包含的神人关系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祈祷仪式的规范化的过程 | 第22-33页 |
2.1 圣殿时期——祈祷作为献祭仪式的补充 | 第22-25页 |
2.2 站班( ma'amadot):会堂仪式的雏形 | 第25-26页 |
2.3 会堂的兴起与祈祷仪式的规范化 | 第26-27页 |
2.4 祈祷仪式规范化的意义 | 第27-33页 |
2.4.1 集体崇拜的优越性 | 第27-28页 |
2.4.2 祈祷仪式固定化的功能 | 第28-30页 |
2.4.3 祈祷仪式规范化对犹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祈祷仪式的内容——犹太教祈祷书(PrayerBook) | 第33-48页 |
3.1 犹太教祈祷书《西都尔》(Siddur)的重要地位 | 第33-34页 |
3.2 犹太教祈祷书的发展历程 | 第34-37页 |
3.2.1 犹太教祈祷书产生的原因 | 第34-36页 |
3.2.2 犹太教祈祷书的问世与发展 | 第36-37页 |
3.2.3 关于祈祷书的命名《西都尔》Siddur和《马赫佐尔》Mahzor | 第37页 |
3.3 犹太教祈祷书中的主要祷文 | 第37-46页 |
3.3.1 犹太教祈祷的传统框架 | 第37-40页 |
3.3.2 祷文《听》(Shema) | 第40-41页 |
3.3.3 《立祷文》 (Amidah) | 第41-44页 |
3.3.4 犹太教祈祷书中关于献祭的段落 | 第44-46页 |
3.4 犹太教祈祷书的语言翻译问题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犹太教祈祷仪式规范化的困境与思考 | 第48-61页 |
4.1 "全意"(kavanah)——祈祷的精神内核 | 第49-50页 |
4.2 祈祷仪式是维持人与神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拉比索洛维切克的祈祷观 | 第50-53页 |
4.3 祈祷仪式作为律法规定的诫命揭示了犹太教的本质——利波维奇的祈祷观 | 第53-56页 |
4.4 祈祷的固定化和规范化是上帝与以色列人立约的重要保证——海舍尔的祈祷观 | 第56-58页 |
4.5 分析与评价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