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空间生产研究 | 第11-12页 |
二、国外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空间生产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3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五节 主要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14页 |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4页 |
三、建设思路的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5-2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一、公共文化服务 | 第15页 |
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 第15页 |
三、空间生产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空间生产理论的内涵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空间生产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广东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广东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状 | 第20-24页 |
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 | 第21-22页 |
二、运行管理探索社会化 | 第22-23页 |
三、日常服务着力规范 | 第23页 |
四、制度建设逐渐加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广东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9页 |
一、空间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 | 第24-25页 |
二、参与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力量办文化的氛围未形成 | 第25-26页 |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文化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 第26-28页 |
四、主体之间交往互动不够畅通,考评机制不完善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广东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一、观念模式和服务内容陈旧 | 第29页 |
二、管理机制滞后 | 第29-30页 |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广东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创新思路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合理规划物理空间,建立统筹利用机制 | 第31-32页 |
一、合理规划布局 | 第31页 |
二、盘活优化资源 | 第31-32页 |
三、拓展户外设施 | 第32页 |
第二节 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建立多元主体共建机制 | 第32-34页 |
一、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责任 | 第33页 |
二、发挥民众主体作用 | 第33-34页 |
三、整合社会力量办文化 | 第34页 |
第三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立日常运行管理机制 | 第34-37页 |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 第34-35页 |
二、创新运行管理机制 | 第35页 |
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和群众需求有效匹配、对接水平 | 第35-36页 |
四、采用新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 第36页 |
五、引入竞争机制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增加主体之间交往互动,建立长久保障机制 | 第37-39页 |
一、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的保障机制 | 第37页 |
二、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三、建立健全保障标准与考核机制 | 第38页 |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文化队伍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