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车流组织论文

重载铁路空重车流组织优化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现有研究分析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9-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3页
2 重载运输空重车流组织相关理论第23-37页
    2.1 研究问题的界定第23-27页
        2.1.1 重载铁路概念第23-24页
        2.1.2 研究对象分析第24-27页
    2.2 重载铁路空车调配相关理论第27-32页
        2.2.1 必要性及特点分析第27-29页
        2.2.2 运作模式与业务流程第29-30页
        2.2.3 相关技术作业流程第30-32页
    2.3 重载铁路重车组织相关理论第32-35页
        2.3.1 列车组织模式第32页
        2.3.2 组合作业方式第32-33页
        2.3.3 技术作业流程第33-35页
    2.4 空重车流协同优化组织理论方法第35-36页
        2.4.1 协同理论概念第35页
        2.4.2 车流协同过程分析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基于时空网络的空重车流组织优化模型第37-59页
    3.1 基于时空网络方法的建模思路第37-45页
        3.1.1 离散型时空网络方法第37-39页
        3.1.2 时空网络的元素分析第39-41页
        3.1.3 模型特点的预分析第41-42页
        3.1.4 模型的构建思路第42-45页
    3.2 空车调配与重车组织模型的构建第45-52页
        3.2.1 前提与假设第45-46页
        3.2.2 参数的设定第46-48页
        3.2.3 空车动态调配模型第48-50页
        3.2.4 重车动态组织模型第50-52页
    3.3 重载运输动态空重车流组织优化模型第52-58页
        3.3.1 空重列协同组织第52-54页
        3.3.2 约束条件第54-56页
        3.3.3 目标函数第56-57页
        3.3.4 模型表述分析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空重车流组织优化模型的算法研究第59-77页
    4.1 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第59-63页
        4.1.1 模拟退火算法概述第59-61页
        4.1.2 遗传算法概述第61-63页
    4.2 模型的分析与预处理第63-68页
        4.2.1 求解思路第63-64页
        4.2.2 约束条件的处理第64页
        4.2.3 初始解的生成第64-68页
    4.3 遗传算法设计第68-72页
        4.3.1 遗传算法设计第68-71页
        4.3.2 关键参数设定第71-72页
        4.3.3 算法流程第72页
    4.4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设计第72-75页
        4.4.1 模拟退火算子第72-73页
        4.4.2 算法流程设计第73-74页
        4.4.3 算法操作步骤第74-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 实例分析第77-99页
    5.1 案例设计第77-82页
        5.1.1 包神铁路概况第77-79页
        5.1.2 营运组织现状第79-82页
    5.2 相关数据获取第82-87页
        5.2.1 运营线路网络第82页
        5.2.2 模型参数设置第82-86页
        5.2.3 动态车流信息第86-87页
    5.3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第87-98页
        5.3.1 算法对比第87-89页
        5.3.2 求解结果第89-93页
        5.3.3 方案分析第93-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9-103页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99-100页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作者简介第107-11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非标准住宿产品满意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合模型的地铁车站行人行为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