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栽培措施对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 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第10-11页
    2 秸秆还田的土壤生态效应第11-13页
        2.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11页
        2.2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11-12页
        2.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2页
        2.4 秸秆还田对植物病原物的影响第12页
        2.5 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12-13页
    3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13-14页
        3.1 长期还田的持续增产作用第13页
        3.2 不适当管理导致暂时减产第13-14页
    4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僵苗及其机理第14-16页
        4.1 水稻僵苗第14-15页
        4.2 水稻僵苗发生的可能机理第15-16页
    5 缓解水稻僵苗的农艺措施第16-18页
        5.1 缓解水稻僵苗的水分调控措施第16-17页
        5.2 缓解水稻僵苗的氮肥调控措施第17-18页
    6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7 技术路线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4页
第二章 秸秆还田条件下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4-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1.1 试验设计第24-25页
        1.2 指标测定及方法第25页
        1.3 数据分析处理第25页
    2 结果分析第25-31页
        2.1 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茎蘖数的影响第25-26页
        2.2 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株高的影响第26-27页
        2.3 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27-28页
        2.4 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第28-29页
        2.5 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氮含量的影响第29页
        2.6 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磷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2.7 栽插方式对水稻幼苗钾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3 讨论第31页
    4 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第三章 秸秆还田条件下水分管理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4-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1.1 试验设计第35页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5页
        1.3 数据分析处理第35-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2.1 水分管理对水稻幼苗茎蘖数的影响第36页
        2.2 水分管理对水稻幼苗株高的影响第36-37页
        2.3 水分管理对水稻幼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37-38页
        2.4 水分管理对水稻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第38-39页
        2.5 水分管理对水稻幼苗氮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2.6 水分管理对水稻幼苗磷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2.7 水分管理对水稻幼苗钾含量的影响第41页
    3 讨论第41-42页
    4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第四章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4-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1.1 试验设计第45-46页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6页
        1.3 数据分析处理第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2.1 氮肥对水稻幼苗茎蘖数的影响第46-47页
        2.2 氮肥对水稻幼苗株高的影响第47-48页
        2.3 氮肥对水稻幼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8-50页
        2.4 氮肥对水稻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第50页
        2.5 氮肥对水稻幼苗氮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2.6 氮肥对水稻幼苗磷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2.7 氮肥对水稻幼苗钾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3 讨论第53-54页
    4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8-63页
    1 讨论第58-59页
        1.1 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僵苗的可能机理第58页
        1.2 应对水稻僵苗的栽培调控措施第58-59页
    2 结论第59-60页
    3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0页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东南再生稻优质与水分高效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
下一篇:水稻分蘖期耐淹能力比较及外源亚精胺对淹后水稻的缓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