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的思路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教育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第18-23页
    2.1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1 爱国主义第18-19页
        2.1.2 爱国主义教育第19页
        2.1.3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第19页
        2.1.4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第19-20页
    2.2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第20-23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第20-21页
        2.2.2 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第21页
        2.2.3 中国特色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问题第23-37页
    3.1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做法第25-29页
        3.1.1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径第25-27页
        3.1.2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做法第27-29页
    3.2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效第29-31页
        3.2.1 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29页
        3.2.2 学生对于爱国主义在态度和心理上高度认同第29-30页
        3.2.3 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怀自觉融入到行业使命中第30-31页
    3.3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3.3.1 教育方式缺乏吸引力第31-32页
        3.3.2 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第32-33页
        3.3.3 教育环境氛围不浓厚第33-34页
    3.4 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4-37页
        3.4.1 教育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第35页
        3.4.2 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少第35-36页
        3.4.3 对基层工作者缺乏培训指导第36-37页
第4章 国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借鉴第37-44页
    4.1 国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借鉴第37-39页
        4.1.1 重视历史教育和情感教育第37-38页
        4.1.2 注重全员参与和实践育人第38页
        4.1.3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第38-39页
    4.2 国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借鉴第39-41页
        4.2.1 善于利用仪式和节日教育第39-40页
        4.2.2 注重文化作品启发式教育第40页
        4.2.3 挖掘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第40-41页
    4.3 国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构建第41-44页
        4.3.1 "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环境第41-42页
        4.3.2 重视文博场所的物质环境第42页
        4.3.3 塑造爱国主义英雄人物第42-44页
第5章 加强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第44-69页
    5.1 完善教育的顶层设计第44-50页
        5.1.1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第44-47页
        5.1.2 建立理论研究队伍第47-49页
        5.1.3 完善院系考核机制第49-50页
    5.2 在教育形式上要做到"三个结合"第50-54页
        5.2.1 爱国与爱己相结合第51-52页
        5.2.2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第52-53页
        5.2.3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第53-54页
    5.3 在教育内容上要做到"三个统一"第54-61页
        5.3.1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第55-57页
        5.3.2 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第57-59页
        5.3.3 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第59-61页
    5.4 在教育环境方面做到"三个提升"第61-69页
        5.4.1 提升海员社会地位和职业自信第61-63页
        5.4.2 提升特色育人载体的育人作用第63-65页
        5.4.3 提升行业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第65-69页
第6章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民工工会建设初探--以大连市农民工工会为例
下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证券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