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研究范围 | 第13页 |
1.2.2 研究角度 | 第13-14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6-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20页 |
2.1.1 农民工 | 第16-17页 |
2.1.2 农民工工会 | 第17-18页 |
2.1.3 农民工工会模式 | 第18-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列宁的工会理论 | 第21-22页 |
2.2.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工会的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农民工工会发展现状 | 第24-36页 |
3.1 我国农民工工会取得的成效 | 第24-27页 |
3.1.1 组织影响范围扩大 | 第25-26页 |
3.1.2 帮扶工作扎实有力 | 第26页 |
3.1.3 培育工作成效显著 | 第26-27页 |
3.2 我国农民工工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2.1 农民工工会组织行政化 | 第27-28页 |
3.2.2 农民工工会发展受户籍制度影响 | 第28-29页 |
3.2.3 农民工工会维权能力薄弱 | 第29-31页 |
3.2.4 农民工工会维权法律不完善 | 第31页 |
3.3 我国农民工工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3.3.1 农民工工会角色定位模糊 | 第32页 |
3.3.2 我国滞后户籍制度的制约 | 第32-33页 |
3.3.3 农民工工会维权责任意识弱 | 第33-35页 |
3.3.4 农民工工会法律机制缺失 | 第35-36页 |
第4章 我国农民工工会发展的新思路 | 第36-45页 |
4.1 明确农民工工会角色定位 | 第36-37页 |
4.1.1 提高农民工对工会角色的认识 | 第36-37页 |
4.1.2 提高农民工工会领导对农民工工会角色的认识 | 第37页 |
4.2 改革滞后的户籍制度 | 第37-39页 |
4.2.1 改革户籍制度 | 第38-39页 |
4.2.2 加强农民工的再社会化 | 第39页 |
4.3 加强农民工工会维权工作 | 第39-42页 |
4.3.1 紧抓工会维权核心不放松 | 第40页 |
4.3.2 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 | 第40-42页 |
4.4 完善农民工工会相关法律规定 | 第42-45页 |
4.4.1 健全农民工工会的法律保障机制 | 第43-44页 |
4.4.2 完善《工会法》相关规定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