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前言 | 第12-13页 |
1.2 硝基苯废水 | 第13页 |
1.2.1 特性与危害 | 第13页 |
1.2.2 来源 | 第13页 |
1.3 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 | 第13-18页 |
1.3.1 物理法 | 第14-15页 |
1.3.2 化学法 | 第15-16页 |
1.3.3 生物法 | 第16-17页 |
1.3.4 硝基苯处理技术的比较 | 第17-18页 |
1.4 零价铁去除硝基苯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1 零价铁去除废水中硝基苯 | 第18页 |
1.4.2 纳米零价铁去除废水中硝基苯 | 第18-19页 |
1.5 改性纳米零价铁去除废水中硝基苯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5.1 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 第19-20页 |
1.5.2 纳米零价铁的改性 | 第20-22页 |
1.5.3 改性纳米零价铁去除废水中硝基苯 | 第22-23页 |
1.6 活性炭纤维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6.1 活性炭纤维的性质 | 第23-24页 |
1.6.2 活性炭纤维去除水体中污染物 | 第24-25页 |
1.7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5-28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7.3 研究创新点 | 第26-27页 |
1.7.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8-36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8-29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3.1 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 第30页 |
2.3.2 改性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 第30页 |
2.3.3 硝基苯废水的制备与处理 | 第30-31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31-36页 |
2.4.1 硝基苯的测定 | 第31-32页 |
2.4.2 苯胺的测定 | 第32-33页 |
2.4.3 铁的测定 | 第33-36页 |
第3章 改性纳米零价铁的优化及表征 | 第36-46页 |
3.1 制备原料的选择 | 第36-37页 |
3.2 液相pH优化 | 第37-38页 |
3.3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8-39页 |
3.4 KBH_4滴加速度的优化 | 第39-40页 |
3.5 ACF投加量的优化 | 第40-42页 |
3.6 改性纳米铁的表征 | 第42-44页 |
3.6.1 SEM表征 | 第42-43页 |
3.6.2 XRD表征 | 第43-44页 |
3.7 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改性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硝基苯的研究 | 第46-58页 |
4.1 初始pH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ACF-NZVI投加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硝基苯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4.4 振荡速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4.5 ACF-NZVI和还原铁粉去除硝基苯的比较 | 第51-52页 |
4.6 ACF-NZVI和NZVI去除硝基苯的比较 | 第52-53页 |
4.7 ACF-NZVI和GAC-NZVI去除硝基苯的比较 | 第53-55页 |
4.8 硝基苯去除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55-56页 |
4.9 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页 |
5.2 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