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2.1 作物叶片主要参数估测的重要性 | 第12-15页 |
1.2.2 光谱估测作物主要参数的原理 | 第15-16页 |
1.2.3 基于叶片光谱的作物主要参数高光谱估测研究 | 第16-18页 |
1.2.4 作物主要参数诊断高光谱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20页 |
1.2.5 光谱数据建模方法 | 第20-21页 |
1.2.6 小波分析在光谱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试验设计 | 第23-31页 |
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4页 |
2.3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2.3.2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2.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5-27页 |
2.4 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 第27-30页 |
2.4.1 光谱变换及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 第27-29页 |
2.4.2 小波变换 | 第29-30页 |
2.5 模型的构建与测试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54页 |
3.1 净套作大豆叶片冠层光环境变化规律 | 第31-32页 |
3.2 净套作大豆叶片主要参数及光谱特征 | 第32-39页 |
3.2.1 不同空间配置大豆叶片碳氮参数变化特征 | 第32-34页 |
3.2.2 不同空间配置大豆叶片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 | 第34页 |
3.2.3 不同空间配置大豆叶片原始光谱变化特征 | 第34-38页 |
3.2.4 不同空间配置大豆叶片一阶微分光谱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3.3 大豆叶片主要光合生理参数与光谱特征相关性分析 | 第39-49页 |
3.3.1 大豆叶片主要参数与原始及一阶微分光谱的关系 | 第39-40页 |
3.3.2 大豆叶片主要参数与光谱特征面积的相关分析 | 第40-41页 |
3.3.3 大豆叶片主要参数与植被指数的相关分析 | 第41-43页 |
3.3.4 大豆叶片主要参数与基于波段优选的光谱特征参数相关分析 | 第43-46页 |
3.3.5 不同分解尺度的小波函数与大豆叶片主要参数相关分析 | 第46-49页 |
3.4 大豆叶片主要生理参数诊断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 第49-54页 |
3.4.1 基于反射光谱的大豆叶片主要参数估测模型构建与检验 | 第49-52页 |
3.4.2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的模型与验证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65页 |
4.1 不同空间配置对套作大豆叶片冠层光环境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 不同空间配置对套作大豆叶片碳氮营养状况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 不同空间配置对套作大豆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 不同空间配置对套作大豆叶片光谱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57-60页 |
4.5 大豆叶片主要参数与不同光谱特征指数的关系 | 第60-63页 |
4.6 大豆叶片农学参数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63-65页 |
5 结论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