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套作大豆代谢产物的积累分配对茎秆耐荫抗倒形态建成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符号及中文对照表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套作对大豆光合作用和茎秆形态建成的影响第12-14页
        1.2.2 套作荫蔽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第14-15页
        1.2.3 大豆的碳代谢的调节第15-17页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页
第二章 套作大豆苗期物质积累、分配与抗倒性的关系第17-3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2.1.1 试验设计第17-18页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8-1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9-29页
        2.2.1 套作对大豆苗期倒伏率的影响第19页
        2.2.2 套作对大豆苗期茎秆形态的影响第19-21页
        2.2.3 套作对苗期大豆植株鲜物质积累的影响第21-23页
        2.2.4 套作对苗期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23-26页
        2.2.5 套作对大豆倒三叶形态的影响第26-27页
        2.2.6 套作对大豆碳氮代谢的影响第27-29页
    2.3 讨论第29-30页
        2.3.1 不同种植模式对对大豆植株形态建成的影响第29-30页
        2.3.2 不同种植模式对对大豆碳氮代谢的影响第30页
第三章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苗期物质积累、分配及抗倒性的影响第30-4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3.1.1 试验设计第31页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1-3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2-41页
        3.2.1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苗期倒伏性的影响第32-33页
        3.2.2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茎秆形态的影响第33-35页
        3.2.3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V5期光合的影响第35页
        3.2.4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V5期鲜物质的影响第35-37页
        3.2.5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V5期干物质的影响第37-38页
        3.2.6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V5期倒三叶的影响第38-39页
        3.2.7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V5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第39-41页
    3.3 讨论第41-42页
第四章 大豆苗期茎秆纤维素合成代谢与抗倒性的关系第42-5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4.1.1 试验设计第43页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3-4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4.2.1 套作对大豆倒伏率的影响第44-45页
        4.2.2 套作对大豆茎秆抗折力的影响第45页
        4.2.3 套作对大豆苗期茎秆纤维素的影响第45-46页
        4.2.4 套作对大豆苗期茎秆纤维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46-48页
        4.2.5 套作大豆茎秆纤维素代谢相关酶活性与抗倒伏能力相关分析第48页
    4.3 讨论第48-50页
        4.3.1 套作对大豆播种茎秆纤维素含量与抗倒性的影响第48-49页
        4.3.2 套作对大豆播种茎秆纤维素合成代谢的影响第49-50页
第五章 套作大豆耐荫抗倒的代谢组分析第50-62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5.1.1 田间试验设计第50页
        5.1.2 盆栽试验设计第50页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50-5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2-60页
        5.2.1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代谢组的影响第52-58页
        5.2.2 套作对大豆代谢组的影响第58-60页
    5.3 讨论第60-62页
        5.3.1 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小分子代谢物的影响第60-61页
        5.3.2 不同遮荫程度对大豆小分子代谢物的影响第61-6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62-65页
    6.1 全文总结第62-63页
    6.2 研究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育秧环境与秧龄对杂交籼稻秧苗生长、机插质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下一篇:净套作大豆叶片光谱响应特征及主要参数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