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地铁供电系统的谐波分析 | 第10-11页 |
1.2.2 地铁供电系统的谐波治理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铁供电系统的构成和研究 | 第14-22页 |
2.1 地铁供电系统概述 | 第14-17页 |
2.1.1 外部电源系统 | 第15-16页 |
2.1.2 牵引供电系统 | 第16页 |
2.1.3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 第16-17页 |
2.1.4 电力监控系统 | 第17页 |
2.2 牵引变电所整流机组 | 第17-21页 |
2.2.1 24 脉波整流机组原理 | 第18-19页 |
2.2.2 24 脉波整流机组的谐波分析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感应滤波技术的新型整流机组 | 第22-42页 |
3.1 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22-24页 |
3.2 新型整流变压器的结构和滤波原理 | 第24-31页 |
3.2.1 新型整流变压器结构 | 第24-27页 |
3.2.2 感应滤波技术原理 | 第27-30页 |
3.2.3 滤波支路谐波电流分析 | 第30-31页 |
3.3 新型整流变压器的电磁计算实例 | 第31-41页 |
3.3.1 新型整流变压器的设计条件 | 第31-32页 |
3.3.2 铁心直径的选择 | 第32-33页 |
3.3.3 绕组匝数的计算 | 第33页 |
3.3.4 电磁线的选择 | 第33-34页 |
3.3.5 绕组型式选择、尺寸计算和线匝排列 | 第34-37页 |
3.3.6 短路阻抗计算 | 第37-39页 |
3.3.7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计算 | 第39-40页 |
3.3.8 变压器负载损耗计算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新型整流机组的地铁供电系统谐波潮流计算 | 第42-61页 |
4.1 基于新型整流变压器的整流机组数学模型 | 第43-51页 |
4.1.1 结构和接线方案 | 第43-44页 |
4.1.2 换相过程及原理 | 第44-46页 |
4.1.3 换相电抗和换相重叠角的计算 | 第46-47页 |
4.1.4 整流机组外特性 | 第47-49页 |
4.1.5 牵引变电所的等效模型 | 第49-51页 |
4.2 交直流混合潮流计算 | 第51-56页 |
4.2.1 直流牵引网潮流计算 | 第51-53页 |
4.2.2 交流侧潮流计算 | 第53-54页 |
4.2.3 交直流混合潮流计算流程 | 第54页 |
4.2.4 基于新型整流机组的地铁供电系统潮流计算实例 | 第54-56页 |
4.3 谐波潮流计算 | 第56-60页 |
4.3.1 基于新型整流机组的地铁供电系统交流侧谐波源 | 第56-58页 |
4.3.2 交流系统谐波网络数学模型 | 第58-59页 |
4.3.3 谐波潮流的计算流程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基于新型整流机组的地铁供电系统仿真研究 | 第61-70页 |
5.1 新型整流变压器滤波装置的参数设计 | 第61-62页 |
5.2 传统与新型整流机组模型仿真和对比分析 | 第62-66页 |
5.2.1 传统24脉波整流机组仿真模型 | 第63页 |
5.2.2 新型整流机组仿真模型 | 第63-64页 |
5.2.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4-66页 |
5.3 基于传统和新型整流机组的地铁供电系统仿真分析 | 第66-67页 |
5.4 谐波潮流分析 | 第67-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6.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